紫砂壶的名家鉴赏.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紫砂记 陶都宜兴东临美丽富饶的太湖之滨,位于苏、浙、皖三省交界处,地处沪、宁、杭的中心,是一个文化发达的新兴城市。宜兴古称阳羡、荆溪,以好茶闻名全国。自秦始皇设阳羡郡起,至今已有二千二百多年的历史。 宜兴产一种全国独有乃至世界稀有的紫泥,颜色绛紫,其制品通称紫砂陶,也简称紫砂,紫砂陶品类繁多,尤以茶壶为代表。宜兴紫砂自明、清紫砂壶名家辈出开始,就已经具有了相当的知名度,进入皇家宫庭,出口世界。 紫砂记 “宜兴紫砂始于北宋,盛于明清,发展繁荣于当今”陶瓷工艺美术大师李昌鸿先生在为紫缘陶艺题词中的这一段已简单扼要的陈述了紫砂的过去与现在。随现今中国茶文化与紫砂陶文化结合的推广、发展,紫砂壶已被当今世界誉为“世间茶具称为首”,尤以宜兴名家制作出古雅精美的沏茶茗壶,为世界各大博物馆竞求收藏,成为中华文物一大瑰宝。 〈紫砂记》紫砂前传 北宋。史记最早紫砂时期。1976年宜兴羊角山发现紫砂古窑址,出土了早期的紫砂茶具残器片,经考证,其年代上限为北宋中期。据此,可以断定,宜兴紫砂器的生产历史已有将近一千年了。早期紫砂器的用途与明清乃至现代紫砂器有较大的区别。 〈紫砂记〉紫砂前传 明代中期。据明·周高起《阳羡茗壶系创始》记载,金沙寺(宜兴湖父镇西南,为唐相陆希声山房)僧搏紫砂细土,搜筑为胎,规而围之,刳使中空,踵捏口、柄、盖、底,作成壶具,附陶穴烧成,人遂传用。金沙寺僧的确切年代,已经难以查考,据推测应比供春年代略早,大概在成化~弘治年间(1465~1505年) 〈紫砂记〉紫砂前传 明正德~嘉靖年间(1506~1566年)。据《宜兴县记》记载:明正德年间,有制壶名师供春,所制茶具,新颖精巧,温雅天然,质薄而坚,负有盛名,所制“树瘿砂壶”为世间珍宝,现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供春为吴颐山的家童,因陪主人在金沙寺读书时“窃仿老僧心匠”,在闲时偷学制壶而走上从艺之路的,惜目前供春之存世作品多有争议。 〈紫砂记〉紫砂前传 明嘉靖。此时宜兴紫砂器已逐渐走向稳定、昌盛时期。供春之后有:董翰、赵宋、文畅、时朋“四大名家”。 万历年间时大彬、李仲芳、徐友泉师徒三人并称“三大妙手”,而时大彬更备受后人誉为制壶宗师,其时桃李遍天下(时大彬号少山,明万历年间人,其父时朋亦为制壶名匠)。 〈紫砂记〉紫砂前传 明末。宜兴紫砂器由葡萄牙商人远涉重洋运至欧洲,被称为中国的“红色瓷器”、“朱砂器”(当时出口的紫砂器多为朱泥作品),成为欧洲市场的热销产品。 〈紫砂记〉紫砂前传 清康熙年间。陈鸣远,花货壶的祖师,号鹤峰,一号石霞山人,又号壶隐,其父陈子畦为明末清初制壶名匠。陈鸣远作品传世的甚少,有“宫中艳说大彬壶,海外竞求鸣远碟”之誉。其后名匠辈出,如:惠孟臣(其生卒现尚无从考证,约为1620~1671年间)。嘉庆年间文人陈曼生(即陈鸿寿,西泠八大家之一)的介入参与使传统文化“诗书画”三体与紫砂完美融为一体,使紫砂文化内涵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于道光至咸丰年间就不得不提另一位宗师邵大亨,邵壶古朴浑厚,《名壶说》:“邵大亨所长,非一式而雅,善仿古…力追古人,有过之而无不及也…其掇壶,肩项及腹,骨肉停匀,雅俗共赏,…识者为后来居上。嘴把胥出自然,若生成者…他人莫能为之。”邵性情孤傲,清介正直,非到其困乏时,虽一壶千金,亦不可得。邵壶顾老尚自推嵩极至,实为后人楷模。 〈紫砂记〉紫砂前传 清末民初。其时名家茗壶在国际各项博览会上已为常见的获奖工艺品,更加奠定了紫砂壶艺的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其代表者有程寿珍、黄玉麟、俞国良、冯桂林等等。 〈紫砂记〉紫砂前传 建国至今。建国初五十年代,百业待兴。在国家的号召下,宜兴成立了汤渡陶业生产 合作社,在七大艺人顾景舟、朱可心、任淦庭、裴石民、吴云根、王寅春、蒋蓉的带领、指导下,培养了数以百计的壶艺新手,为新中国紫砂事业的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在当代壶艺中首推泰斗顾景舟,与时大彬并称为紫砂壶艺泰斗,顾景舟先生穷毕生精力于紫砂陶艺,不断进取,勇于创新,并带领几代人为紫砂事业增光添彩。他以博大的胸怀,精湛的技术,在紫砂发展史上写下了辉煌的篇章,不愧为一座重要的里程碑。正如著名美术大师亚明先生所评:“紫砂始于明正德,至今五百年,高手不过十余人。顾兄景舟当为近代大师。顾壶可见华夏之哲学精神、文学气息、绘画神韵。”现徐秀棠、徐汉棠、汪寅仙、吕尧臣、谭泉海、李昌鸿、周桂珍、顾绍培、何道洪、鲍志强、沉遽华等继承七大艺人的衣铱,领导着新一代紫砂陶精英将紫砂文化推广至一个新的天地。至今,紫砂壶已是百花齐放的鼎盛时期,成为穷工毕智,令人叹为观止的工艺珍宝。 《紫砂记》紫砂壶的泥料 紫砂陶的制作工艺还得从紫砂土说起,紫砂陶所用原料是由紫泥、绿泥(本山绿泥、团山泥,烧成品

文档评论(0)

xina17112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