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保护区学,考试用.doc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5 绪 论 1、自然保护区学是研究自然保护区的性质、职能、规划设计、管理及物种恢复、保护的理论和实践的应用科学 2、自然保护区:是指对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的天然集中分布区,有特殊意义的自然遗迹等保护对象所在的陆地、陆地水体或者海域,依法划出一定面积,给以特殊保护和管理的区域 。 3、自然保护区性质:是人类认识、利用和改造自然的科学研究基地;是自然保护事业中的一项重要建设,是保护、发展和研究野生生物资源及自然历史遗产的主要场所;也是自然生态系统和生物种源的储存地(基因库)。 1872年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自然保护区一一“美国黄石公园” 4、研究的基本内容: ① 名称的由来和含义,性质、类型、作用和职能,自然保护区的发展简史,及其在现代科学、经济和文化发展中的地位。 ② 自然保护区的资源调查,规划设计及划分原则和标准。 ③ 自然保护的生物学原理,物种基因的保存及其繁殖驯化。 ④ 科学系统与管理体系,包括立法、条例及档案管理。 ⑤ 科教宣传作用,包括自然科学博物馆。 5、自然保护区学中的几个重要原则 (1) 在组成结构上具有非均一性和镶嵌性。 (2) 主要单元是生态系统。 (3) 主要功能单位是种群。 (4) 有年限上的区别。 (5) 是一个经济实体。 (6) 在时向上保持连续性 6、1962年,国务院发布《关于积极保护和合理利用野生功物资源的指示》。这是中国第一个建立自然保护区的法规性文件。 7、当前我国自然保护区建设工作中面临的问题 : 1、自然保护区在地区和类型分布上均不合理。 2、机构不健全,管理水平落后,统计工作混乱。 3、经费短缺,渠道不畅 4、对自然保护区的重要性宣传不够,认识不足。 5、土地权属未完全解决,依法治区观念淡薄 8、发展趋势: 1.完善自然保护区体系建设 2.强化自然保护区资源管护 3.提高自然保护区管理水平 4.推进“一区一法”,严格依法管理 5.加大自然保护区建设科技含量,向综合化的方向发展。 第二章 生物圈是指地球上凡是有生物分布的区域;是生物和非生物环境组成的统一体,是高度集中的有序系统,不是各种因素的松散聚集;是最大的多层次的生态系统,其结构、能量流动及物质循环是历史的演变着的,并不断趋向于稳定的平衡。 1、生物圈的形成 生物进化的历史: ⑴从原始生命道原核细胞的产生。 ⑵真核细胞的产生。 ⑶从单细胞到多细胞。 生物圈形成中的三个重大事件: ⑴生物物种变质使生物圈突破了异养演替,这一重大事件的代表是自养的绿色藻类的出现。 ⑵O2含量的增加改变了一切生物的生存条件。 ⑶生物的登陆彻底改变了生物圈的结构。 生物圈经历的几次大演变 第一次冰期(距今6亿年前) 第二次冰期(石炭纪末期至二迭纪中期)(距今2-3亿年之间) 白垩纪的大陆漂移 第三次冰期(第四纪,距今200万年前) 4、生物圈演化的优化方向 首先,生物圈的结构信息量不断增加,包括基因库的渐渐丰富和生物圈各要素复杂结构关系的形成,从而越来越具有比较完善的自我维持的功能。 其次,生物圈屏护机制的形成为物种的保存创造了条件。 此外,自由能(如氧、土壤、天然气等)的不断积累,也为后续的生物创造了有利的生存环境。 5、生物圈的物种主要集中在地壳表层陆地和整个水圈,生物圈的厚度为地面以下12km至地面以上23km。 6、组成要素:无机物质 、有机化合物、物理因素 、生产者 、噬养者和分解者六大要素。 生物圈各要素间的联系 ①生物因子与环境因子相适应的关系。 ②能量流动和物质流动的关系。 ③生物圈中生物系统的层次关系。 ④生物圈的空间结构关系 7、生物圈的自我调节功能 生物圈的稳态反应:生物圈的稳态反应表现在各个层次和方面。 ①在物质的输出和输入方面,全球的生物都能以其特有的生化功能互相补充,共同保证物质循环的畅通和稳定。 ②生物圈的稳态是由一定的阈限的,抵消扰动的能力毕竟有一定的限度。 ③从物种的多样性角度看,多样性程度越高,生物圈的稳定程度就越大。 生物圈控制系统的特点 控制系统的结构通常包括目标系统(程序装置)、控制者、被控对象(被控系统)及联系核反馈的渠道。 生物圈的控制者可能是基因和环境因子。被控系统是生物圈整体。联系和反馈的通道则包括全部环境介质以及能量流和物质流。 生物圈控制系统的特点 控制者本身就存在于整体系统内部,而整个系统又成为被控对象,必然存在双向的相互作用,控制者也受控制。 极端复杂性,等级层次多,子系统数量庞大。而每个层次和子系统都有自己的控制行为。 生物圈的控制方式也是多样的,既有开环的程序控制,也有闭环的反馈控制。 总之,生物圈是一个极为复杂的,多层次、多回路、多形式、具有组织、自适应功能的控制系统。这种控制系统体现了生物圈自我调节的能力,体现了他最终的稳定状态。 c)

文档评论(0)

汪汪队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