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初年和新闻事业.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温故知新 《时报》业务上的革新有哪些? 《时务日报》业务上的革新有哪些? 新闻性增强、时评出现、书本式被打破、编排醒目、版面清爽 · · · · · · 《双城记》开头—— 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 这是智慧的岁月,这是愚昧的岁月; 这是信仰坚定的时代,这是怀疑一切的时代; 这是光明的季节,这是黑暗的季节; 这是希望之春,这是绝望之冬; 人们应有尽有,人们一无所有; 人们直登天堂,人们径堕地狱。 第五章 民国初年的新闻事业 主要内容 第一节 新闻事业的短暂繁荣 第二节 袁世凯与北洋军阀统治下的新闻业 第三节 新闻事业的发展 听课提示 脉络:民国初年纷繁复杂下新闻业的曲折发展。又可分为三个阶段:1911-1913-1916 亮点: (1)新闻法制建设; (2)新闻时代到来; (3)采访记者群体的出现; (4)《大公报》及其历史影响。 第一节 新闻事业的短暂繁荣 一、原因: 旧禁令被废除。《大清报律》、《暂行报律》 新法律保护。各独立省颁布的一些法律保护新闻自由。如《鄂州军政府临时约法》 各独立省新政权、领导人实行维护、鼓励的政策。 立宪党人、旧官僚也摆出一副遵奉言论自由,尊重报界的姿态。 “暂行报律”事件 《暂行报律》:必须履行登记手续; “流言煽惑,关于共和国体有破坏弊害者”应受惩处; “调查失实,污毁个人名誉者”应受处罚。 引起上海报界激烈反对。上海报界俱进会;章太炎《却还内务部所定报律》。 孙中山下令撤销。反映了孙中山尊重舆论和办事策略;当时资产阶级革命派内部的矛盾与斗争。 言论自由第一次载入宪法 1912年3月12日,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具有宪法性质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人民有言论著作刊行及集会结社之自由”。 阅读与思考 刘 泱 育 的 博 客,/liuyangyu 《民国暂行报律风波的再研究》 章太炎为什么持激烈反对态度? 二、报界短暂繁荣的表现 1、报界的“黄金时代” 数量与销售均突破历史最高记录。半年内数量增至近500种,销量达4200万份。 办报主体多元化。个人、团体、政党、政府 报纸结构多样化。政治报、经济报、教育报、学术报、文艺报、妇女报、学生报、儿童报;文言、白话、外报、画报等。 1、报界的“黄金时代” 言论自由,昌言无忌。报馆与国务院、总统府平等,记者是无冕之王。 报馆、报人的社会地位大为提高。 行业组织增多,活动频繁。中国报界俱进会、上海日报公会等。 五花八门的政党报纸 同盟会-国民党系:总机关报《民立报》;上海《天铎报》、《太平洋报》、《中华民报》;北京《国风日报》、《亚东新报》;天津《民意报》等 共和党-进步党:《少年中国》、《庸言》、上海《时事新报》、《大共和日报》、北京的《国民公报》等,《申报》在言论上支持他们 小政党、小团体:自由党《民权报》 “横三民” 国民党《民国新闻》、《中华民报》和自由党《民权报》,同在上海出版,被称为“横三民” 《民国》:以维护共和政体为宗旨,宣称“非有精确之新闻,无以造正大之舆论;非有正大之舆论,无以扶初步之共和”。 《中华》:邓家彦。以拥护共和,防止专制复活为宗旨,是同盟会系中反袁态度最坚决的。 《民权》:由戴季陶、何海鸣主编,言论激烈。 国民党V.S.共和进步党 两大报系激烈争论,目的是为替本集团头面人物在议会和政府中争夺权位 政党报纸成了政客争权夺利的工具。 已远远超越笔墨之战,还互相人身攻击,甚至发展至武斗。 乘虚而入的庸俗、牟利报纸 没有明确政治主张,见利忘义,以营业为前提。 马路小报:“有报无馆”的小报 鬼报:用套版方法印刷的报纸,即利用另一家报纸的现成版面,仅换个报头重印几份而已。 2、通讯社的发展 外国通讯社进入比较早。路透社1872在中国设立分设。 国人自办早期通讯社出现:1904.1,广州,“中兴通讯社”,骆侠挺; 初具规模。民初大约30多家。东京通信社、新闻编译社、国民通讯社 业务简单、原始。 第二节 袁世凯与北洋军阀统治下的新闻事业 1、袁世凯对报业控制与迫害 创办御用报纸。《亚细亚日报》,《神州日报》 收买报纸、报人。接受津贴的总数在125家以上 制定法律、条例限制言论出版自由。《报纸条例》,《出版法》 用暴力手段任意摧残报业、迫害报人。通过军警及特务,残暴与无视法律中外报业史上所罕见。北洋内务部设有警政司,第四科专管出版事项。 “癸丑报灾” 二次革命失败后,袁世凯为了实现独裁统治,对国民党系统的报刊和其他反袁报刊进行了大扫荡 据统计,到1913年底,全国继续出版的报纸只剩139家,比1912年初的500家少了2/3,大批报人受迫害。记者中至少24人被杀,60人入狱。 1913年是癸丑年,史称“癸丑报灾”。 2、报界的反袁斗争 宋教仁案的真相被揭露后,革命党人认清了袁的真实面目。从宋案到二次革命失败期间,国

文档评论(0)

134****929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