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危机与新能源开发.ppt

  1. 1、本文档共4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能源危机和新能源开发 ; 21世纪,“能源”成为国家间竞争的焦点。人类的一切物质活动,都离不开能源的支持。如今,能源短缺、资源争夺以及过度使用能源造成的环境污染等问题,正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探索新能源,是人类面对即将到来的能源困境,寻求可持续发展的一条生路。能源危机背景下如何生存,是人类共同面对的问题,让我们一起来找寻答案。;  一亿年前,数以亿万计的微生物、植物用千万年的时间开始收集太阳的能量,并把这能量储藏在大地的深处,它们是煤、天然气和石油。正是它们,赐予人类新的力量与光明,使人们获得了从未有过的舒适与富足。; 在过去的100年里,世界人口从17.5亿增长到70亿,超过20亿人移居城市。城市是人类文明的象征,但也是无止境地消耗有限能源的炼炉。; 据资料显示,仅仅100年,世界所剩下能源储量为:石油够人类使用40年,天然气55年,煤炭152年。一个有关能源的新名词就此诞生—— ;能源危机; 石油危机( )为世界经济或各国经济受到石油价格的变化,所产生的经济危机。1960年12月石油输出国组织()成立,主要成员包括伊朗、伊拉克、科威特、沙特阿拉伯和南美洲的委内瑞拉等国。石油输出国组织也成为世界上控制石油价格的关键组织。迄今被公认的三次石油危机,分别发生在1973年、1979年和1990年。 ;第一次危机(1973年);第二次危机(1978年);第三次危机(1990年);能源危机后的世界; 作为消耗能源最多的城市,能源危机最先从城市开始降临,人们将会大量地从城市涌出,逃到农村地区以获得最基本的生存。;煤炭资源过度开采, 面临枯竭;石油短缺 导致油价飙升; 燃油的短缺使数亿计的汽车无法开动,飞机无法起飞,轮船无法航行,现代的交通运输业全面瘫痪。;能源战争一触即发; 能源危机的终极后果是:大自然的意志降临,世界将以优胜劣汰的自然法则和不眷顾弱者的精神对待人类,平均4个人中只有一个人可能活下来,大自然会强力把人口数量拉回到地球没广泛使用能源前,可再生资源能支持的人口生存数量。;环境污染; 世界能源危机是人为造成的能源短缺。石油资源将会在一代人的时间内枯竭。它的蕴藏量不是无限的,容易开采和利用的储量已经不多,剩余储量的开发难度越来越大,到一定限度就会失去继续开采的价值。在世界能源消费以石油为主导的条件下,如果能源消费结构不改变,就会发生能源危机。 现在,世界各国都认识到石油的局限性,各国政府都在竭力发展自己的新能源技术,力求在新能源技术革新中抢占先机。随着新能源技术的不断发展,石油需求量会逐渐减小直至其最终退出历史舞台。;新能源的开发利用; 新能源是相对于传统能源而言的。传统能源又称为矿物能源或化石能源,主要包括煤炭、石油、天然气及其衍生燃料。 其实,人类最早利用的能源就是现在称之为新能源的太阳能、风能、水能等,只不过当时的应用手段简单、效率低下。 自从工业革命以来的约200年间,人类过量开采、使用矿物能源,导致能源资源日见匮乏,而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却污染日益严重。为了人类的未来,国际社会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可持续发展观体现在能源领域,就是要开发以可再生(或永不枯竭) 、低污染(或零污染)为特征的新能源。;新能源分类;太阳能;将太阳能通过采光-传输-照明的方式直接加以利用。 将太阳能转换为热介质如热水、热风等形式加以利用,称为光热利用。常见的有房屋采暖、热水供应等方式。;风能;生物质能;水能; 地热能存在的形式有蒸汽型、热水型、地压型、热岩型、岩浆型等。 海洋能包括潮汐、波浪、洋流、温度差、盐度差等多种形式。 除此以外,核聚变能也是人类很有希望较快实现高效、规模化、低污染利用的一种新能源。 ;新能源的使用特点 ; 长期以来,新能源资源的利用存在两方面的问题,一是可作为传统能源的补充或替代资源未能充分加以利用,二是使用过程中能量利用率低下。因此,积极开发实用高效的新能源能量转换、利用技术,合理利用新能源,是推行节能减排、改善能源结构、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 ;发展可再生能源的动力;中国需要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希望在未来, 还能看到这样的画面:;Thanks for watching

文档评论(0)

开心就好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