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普通心理学》第十二章 语言 第三节(第三节课).pptVIP

12《普通心理学》第十二章 语言 第三节(第三节课).ppt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三节 语言习得 Contents 二、语言习得的理论解释 一、语言发展的过程 如何才能算习得或学会了一种语言? 语言习得是一个过程,个体习得母语的过程就是语言发展的过程。 一、语言发展的过程:语言心理学与发展心理学的交叉 (一)前语言阶段 1、语言知觉 1个月能区分辅音的清浊 4个月能辨别母语的语音,能从嘴唇的动作来理解语义 6个月注意到语调和节奏,能识别来自其他语言的音素的细微差别 6个月的婴儿似乎就开始明白“妈妈”和“爸爸”指谁 7个月的婴儿已经处于学习语法规则的内置状态(built-in-readiness) 7个半月的婴儿能够在流畅的话语中觉察出自己的熟悉的英语单词 12个月时,除非保持接触,会对其他语言的独特语音产生功能性失聪(functional deaf) 2、前语言的发声(prelinguistic vocalizations) 刚出生会哭闹 2个月会叽里咕噜(cooing) 约4个月时婴儿的发音系统的形状和结构基本成熟 5-6个月咿呀学语(babbling stage) 注意:上述三个阶段的发声都是基于本能,不同语言甚至耳聋的孩子在这个阶段发出的声音都基本相似。 约10个月时,咿呀声与家庭语言的语音的语调类似,同时母语之外的音素开始消失。 (二)单词句阶段(one-word stage) 该阶段在儿童1岁左右出现(所有语言均是),特征是由于儿童一次仅能说一个词,因此用一个词来表达整个句子的意思,这些词就被称为单词句(holophrase)。 单词句是儿童发出的第一个具有语义学意义的话语,是真正语言的开始。 同一单词句可以表达各种不同的意思 (三)双词句阶段(two-word stage) 该阶段在儿童接近2岁时出现(所有语言均是),幼儿开始讲2个词构成的句子,表现出电报式语言(telegraphic speech)的特征。 双词句有两种类型:(1)名词或代词+动词;(2)动词+宾语 双词句的构成符合句法规则(语法发展现象) 课后争论:存在三词句阶段吗? (四)复杂句子阶段 4岁能理解并列复句 6岁能理解递进复句和条件复句 (五)语法发展的独特现象——过度规则化 过度规则化(overregularization):指将词语变形的语法规则应用于不规则的动词和名词。 现象:2岁时学会使用不规则动词的变形在3-5岁时忘记并出现过度规则化的错误,一两年后又再度掌握不规则名词和动词的变形方法。 过度规则化是语法发展的表现,而非语言发展缺陷。 二、语言习得的理论解释:天性与教养的争论 (一)后天学习论:语言心理学与学习心理学的交叉 1、三种基本理论 巴甫洛夫的两种信号系统学说(条件反射学说) 斯金纳的操作条件反射学说 摩尔的模仿说 2、关键术语 条件反射 联想 强化 模仿 3、可以解释的现象 单词的学习 对不规则动词变形的掌握 一些词汇意义的获得 父母均失聪的孩子学习说话的进程相对缓慢 4、不能解释的现象 见先天遗传决定论才能解释的现象部分。 (二)先天遗传决定论 1、代表性理论: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法理论(transformational-generative theory of grammar) 语言主要是靠天赋而来 个体天生就有理解和生成语言的大脑内在机制——语言习得装置(language acquisition device, LAD) 儿童一旦感受和体验到语言,语言习得装置就会被激活打开 语言环境起到对语言材料的输入作用,语言习得装置就像装有普遍语法的硬件和操作系统,能够根据所输入的语言内容自行建立该种语言的语法规则并自行运作起来 语言习得装置如同眼、鼻等生理装置一样,无需特别训练就能发挥基本功能 2、可以解释的现象 人类语言能力的普遍性 儿童语言发展顺序的一致性 语言习得的陡增期:2岁以后的儿童不可能仅通过模仿、强化等方式就获得如此惊人的学习速度 儿童语言的独创性,甚至可以创造新语言 (三)先天后天相互作用论 1、理论观点 (1)基本观点 语言学习是环境与语言习得的先天倾向相互作用的结果 基因设定了语言学习的内在机制,后天经验激活并发展这些机制 (2)认知神经科学的神经网络统计学习 语言习得过程是一个基于学习经验的神经网络在互动过程中渐进变化的过程 大脑最初是未经雕刻的白板,但是通过接触语言实例,某些神经元网络就能逐步学会语言的统计结构,让个体习得语言 2、可以解释的现象 1岁以前婴儿通过统计分析哪些音节最可能在一起,从而识别词语间的停顿 儿童的语言习得需要通过学习来激活开关 关键期现象:7岁以后的内在语言功能逐渐关闭,即如果在幼儿没有及时学习语言,那么大脑的语言学习功能将不再得到有效发展 语法发展中的过度规则化现象 课后思考:成人是如何习得第二语言的? Thanks!

文档评论(0)

可提供各行业报告; 从事7年培训工作,专注于培训培养方案,主导多项500强企业培养项目,所执行大学生培养项目刊登《培训杂志》,可提供培养项目及方案咨询,拥有人才发展与组织发展培训证书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