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SS统计分析 第10章 主成分分析和因子分析》.pptVIP

《SPSS统计分析 第10章 主成分分析和因子分析》.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0.2 主成分分析 第四步 因子分析的结果: 旋转前的因子载荷矩阵 成分 1 2 3 x1 .407 .805 .268 x2 .596 -.727 .209 x3 -.147 .016 .821 x4 .895 -.333 -.181 x5 .614 .763 .028 x6 .826 -.124 -.281 x7 .273 -.627 .184 x8 .636 .703 .041 x9 .619 .703 .008 x10 .552 .766 .196 x11 .654 -.691 .172 x12 .666 -.685 .166 x13 .863 -.191 -.297 x14 .728 -.632 .144 x15 .579 .760 .005 提取方法 :主成分。a. 已提取了 3 个成分。 说明: 教材中公式10.7中的 是标准化正交向量,并不是SPSS输出“因子载荷矩阵”中的系数。而“因子载荷矩阵”中各分量的系数为单位特征向量乘以相应的特征值的平方根的结果,其公式为 。故需进一步利用因子分析的结果进行主成分分析。 10.2 主成分分析 第五步 利用因子分析的结果进行主成分分析。 10.2 主成分分析 第六步 主要结果: 编号 国家 y1 y2 y3 1 中国 -2.19 0.07 3.01 -0.63 2 印度 -2.56 -0.11 -0.46 -1.11 3 日本 0.45 1.85 -0.27 0.88 4 韩国 -1.69 -0.46 -0.27 -0.88 5 新加坡 5.28 -6.26 1.19 -0.20 6 美国 3.30 6.07 1.46 3.80 7 加拿大 -0.43 -0.47 -0.31 -0.38 8 巴西 -1.91 -0.06 -0.43 -0.83 9 墨西哥 -1.68 -0.68 0.03 -0.94 10 英国 4.46 0.98 -1.75 2.05 11 法国 0.87 0.46 -0.52 0.49 12 德国 1.40 1.34 -0.26 1.06 13 意大利 -0.61 0.10 -0.54 -0.25 14 俄罗斯 -2.35 -0.20 -0.30 -1.05 15 澳大利亚 -1.36 -0.92 -0.30 -0.93 16 新西兰 -0.99 -1.73 -0.28 -1.09 过综合得分的高低可知各国参与国际化水平的高低,其中美国最高,印度最低。 主要内容 10.1 主成分分析和因子分析简介 10.2 主成分分析 10.3 因子分析 10.3 因子分析 10.3.1 统计原理与分析步骤 (1)统计原理 其中x1,x2, …,xp为p个原有变量,是均值为零,标准差为1的标准化变量,F1,F2,…,Fm为m个因子变量,m小于p,表示成矩阵形式为: 10.3 因子分析 10.3.1 统计原理与分析步骤 (2)分析步骤 第1步 将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 第2步 确定待分析的原有若干变量是否适合于因子分析; 第3步 构造因子变量; 第4步 利用旋转使得因子变量更具有可解释性; 第5步 计算因子变量的得分。计算因子得分和模型为: j=1,2,…,m 10.3 因子分析 10.3.2 SPSS实例分析 【例10-2】 为了研究几个省市的科技创新力问题,现取了2005年8个省市的15个科技指标数据,试分析一个省的科技创新能力主要受哪些潜在因素的影响? 省市 x1 x2 x3 x4 x5 x6 x7 x8 x9 x10 x11 x12 x13 x14 x15 北京 229 80.26 48.5 24.49 3.55 5.55 10.23 44774.45 25.02 24.1 779.24 226.01 34.42 3183.29 2.12 天冿 87 67.48 36.82 14.08 2.62 1.96 4.49 35451.77 33.59 21.38 410.34 73.15 25.06 495.78 1.82 辽宁 44 65.69 35.94 8.34 2.32 1.56 2.45 18974.2 11.29 5.57 263.35 22.32 15.21 204.98 1.78 上海 104 74.06 35.98 17.84 4.78 2.28 4.8 51485.83 39.72 19.08 654.31 112.32 15.85 1303.32 2 江苏 50 60.79 34.07 6.8 2.13 1.47 3.17 24489.18 43.13 17.99 206.68 16.6 9.14 134.89 1.41 浙江 53 63.48 31.08 5

文档评论(0)

kanghao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