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生活垃圾渗滤液喷射环流膜生物反应器技术指南》(征求意见稿).docx

江苏《生活垃圾渗滤液喷射环流膜生物反应器技术指南》(征求意见稿).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0 ICS XX.XXX.XX H XX 团 体 标 准 T/JSSES XXXX-YYYY 生活垃圾渗滤液喷射环流膜生物 反应器技术指南 Guide for the treatment of leachate wastewater by Jet Circulation Membrane Biological technology 征求意见稿 XXXX - XX – XX 发布 XXXX - XX – XX 实施 江 苏 省 环 境 科 学 学 会 发 布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1 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维尔利环保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提出。 本标准由江苏省环境科学学会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维尔利环保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常州市生活废物处理中心和常州汇恒膜科技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韩颖、浦燕新、史东晓、朱卫兵、朱伟青、杨峰、王宇佳、方国生、 徐兴铃、杨维伶、杨永强、陆超、尹贞。 生活垃圾渗滤液喷射环流膜生物反应器技术指南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生活垃圾渗滤液膜生物反应器技术的术语和定义、技术要求等内容。 本标准适合于生活垃圾中转站、生活垃圾焚烧厂以及生活垃圾填埋场等垃圾渗滤液的处 理。 2 术语和定义 2.1 喷射环流膜生物反应器(处理系统) 以喷射环流技术为核心,将生物反应(作用)和膜分离相结合,改变反应进程和提高反 应效率的设备或系统。 2.2 喷射环流反应器 内置射流曝气器及固定装置的构筑物。 3 技术要求 3.1 工艺流程 3.1.1 喷射环流膜生物反应器工艺流程按图 1 设置。 污泥脱水 污泥脱水 系统 反 喷 应 射 器 环 流 脱 气 罐 前 置 反 硝 化 后 置 反 硝 化 缓 冲 罐 外 置 式 超 滤 回流 进水 出水 污泥回流 图 1 渗滤液喷射环流膜生物反应器工艺流程图 3.2 工艺要求 3.2.1 喷射环流膜生物反应器作为垃圾渗滤液“生物处理”单元的重点工艺,应最大限度的 降低有机物及总氮等渗滤液主要污染物。喷射环流膜生物反应器的排放水质应符合国家和地 方排放标准的要求;当渗滤液进水水质无法达到喷射环流膜生物反应器的设计水质要求时, 应设置预处理调节单元;当喷射环流膜生物反应器后接深度处理时,出水水质应达到后续深 度处理对进水水质的要求。 3.2.2 喷射环流膜生物反应器的设计,应考虑回流水量,并预留适宜的富余量。 3.3 工艺参数 3.3.1 喷射环流膜生物反应器进水水质应符合下列规定: a) 化学需氧量(COD)不宜大于 30000 mg/L; b) 生化需氧量与化学需氧量比值(BOD5/COD)不宜小于 0.3; c) 氨氮(NH3-N)不宜大于 4000 mg/L; d) 生化需氧量与氨氮(BOD5/NH3-N)比值不宜小于 3。 3.3.2 喷射环流膜生物反应器主要设计参数应符合下列规定: a) 污泥浓度宜为(MLSS)10000-30000mg/L; b) 污泥负荷宜为 0.05-0.3[kgCOD/(kgMLSS·d)]; 4c) 反硝化速率宜为 0.1-0.25[kgNO3-N/(kgMLSS·d)]; d) 硝化速率宜为 0.02-0.12[kgNH +-N/(kgMLSS·d)]; e) 剩余污泥产泥系数宜为 0.15-0.3(kgMLSS/kgCOD); f) 水温度宜为 20-35℃。 4 3.3.3 后续深度处理工艺采用纳滤(NF)+卷式反渗透(RO)时,喷射环流膜生物反应器工艺出 水水质应达到下列指标: a) 化学需氧量(COD)不宜大于 1200mg/L; b) 生化需氧量(BOD5)不宜大于 600 mg/L; c) 淤塞系数 SDI15 不宜大于 5; d) 游离余氯不宜大于 0.1 mg/L; e) 电导率不宜大于 30000 μS/L; f) 氨氮(NH3-N)不宜大于 50 mg/L; g) 总氮(TN)不宜大于 300 mg/L; 3.4 设计计算 设计计算见附录 A。 3.5 运行与维护 运行与维护参见附录 B。 附录 A (规范性附录) 设计计算 A.1 反硝化反应器容积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dn式中:V ——反硝化反应器容积(m3); Q——设计渗滤液流量(m3/d); Nt0——生物反应器进水总氮浓度(mg/L); Nte——生物反应器出水总氮浓度(mg/L); X——生物反应器内混合悬浮固体平均浓度(gMLSS/L); dn △Xv——排出生物反应器系统的微生物量(gMLSS/L); Kdn——反硝化脱(脱氮)速率[kgNO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xieting551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