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吃月饼是哪个朝代才有的.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篇一:中秋节吃月饼习俗的由来   中秋节吃月饼习俗的由来 月饼是中秋节特有的食物,在中国传承已久,那么古人是怎么过中秋的呢?又是怎么吃月饼的呢?   中秋节吃月饼习俗的由来有很多版本:   中秋节吃月饼相传始于元代。 当时,中原广大人民不堪忍受元朝统治阶级的残酷统治,纷纷起义抗元。朱元璋联合各路反抗力量准备起义。但朝庭官兵搜查的十分严密,传递消息十分困难。军师刘伯温便想出一计策,命令属下把藏有“八月十五夜起义”的纸条藏入饼子里面,再派人分头传送到各地   起义军中,通知他们在八月十五日晚上起义响应。到了起义的那天,各路义军一齐响应,起义军如星火燎原。很快,徐达就攻下元大都,起义成功了。   消息传来,朱元璋高兴得连忙传下口谕,在即将来临的中秋节,让全体将士与民同乐,并将当年起兵时以秘密传递信息的“月饼”,作为节令糕点赏赐群臣。此后,“月饼”制作越发精细,品种更多,大者如圆盘,成为馈赠的佳品。以后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便在民间流传开来。在后来很长历史时期,甚至在上世纪末,许多月饼上还贴有一方小纸片!只可惜,近年所产月饼已不见小纸片踪影,月饼所含代代相传的“文化密码”荡然无存。   月饼,原本是祭月时供品的一种,以后成为民间互相馈赠的礼品。   《西湖游览志》称:“民间以月饼相馈,取团圆之义。”东坡以“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来赞誉月饼 。相传我国古代,帝王就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在民间,每逢八月中秋,也有左右拜月或祭月的风俗。“八月十五月儿圆,中秋月饼香又甜”,这句名谚道出中 秋之夜城乡人民吃月饼的习俗。月饼最初是用来祭奉月神的祭品,后来人们逐渐把中秋赏月与品尝月饼,作为家人团圆的象征,慢慢月饼也就成了节日的礼品。   月饼,最初起源于唐朝军队祝捷食品。   唐高祖年间,大将军李靖征讨匈奴得胜,八月十五凯旋而归。当时有人经商的吐鲁番人向唐朝皇帝献饼祝捷。高祖李渊接过华丽的饼盒,拿出圆饼,笑指空中明月说:“应将胡饼邀蟾蜍”。说完把饼分给群臣一起吃。   南宋吴自牧的《梦粱录》一书,已有“月饼”一词,但对中秋尝月,吃月饼的描述,是明代的《西湖游览志会》才有记载:“八月十五日谓之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遗,取团圆之义”。到了清代,关于月饼的记载就多起来了,而且制作越来越精细。   月饼发展到今日,品种更加繁多,风味因地各异。其中京式、苏式、广式、潮式等月饼广为我国南北各地的人们所喜食。   月饼象征着团圆,是中秋佳节必食之品。在节日之夜,人们还爱吃些西瓜等团圆的果品,祈祝家人生活美满、甜蜜、平安。   篇二:中秋吃月饼的习俗从何时开始   ? ?   ?   ?   ?   ?   ?   ? ?   ? 中秋吃月饼的习俗从何时开始 发表于:2014-9-5 10:11 点击:4324 回复:1   作者:orange0801   头衔:高级写手 只看楼主发送消息   过中秋节不仅仅是娱乐、好玩   祁建   中秋节一直被誉为最有人情味、最诗情画意的一个节日——皓月当空,幽静会所,三五知己,月饼美酒,其中的惬意只有当局者自知。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包括中秋节在内的诸多民族传统节日正被人们淡化,原有的文化内涵逐渐消失,以至不少人慨叹:“月饼的品种越来越丰富,包装越来越精美,但中秋节的内涵却越来越少了。”   不难发现,每年的中秋节,月饼商家的吆喝声盖过了中秋节的文化味,过度的商业化炒作让传统节日的民间文化意义大幅度削弱。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很多东西被染上了功利、实用的色彩,社会整体的浮躁让人们无法静静地去体味传统节日的感觉。   其实,中秋节是一个极具浓情雅趣的节日,民俗极为丰富,其最核心的文化内涵是祝愿家庭团圆幸福和社会和谐进步。在这个意义上说,过节不仅仅是娱乐、好玩,还是在重温优秀文化传统基础上的自我内在提升。有专家认为:“传统节日的回归更需要人们内心的平静,需要整个社会氛围的改变,这是一个相对漫长的过程,但并不代表没有希望。”   圆月寄情   “一年月色最明夜,千里人心共赏时”,“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天上明月,人间情怀,中秋明月这一特殊天象形成了中国人特有的月亮节、团圆节。   在我国的农历中,一年分为四季,每季又分为孟、仲、季三个部分,因而中   秋也称仲秋。农历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月份的满月更圆、更明亮,所以这一天又叫做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八月会、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或女儿节,是流行于全国众多民族中的传统文化节日。是夜,人们仰望天空如玉如盘的朗朗明月,家人团聚饮宴赏月,又称“团圆节”。   古往今来,人们常用“月圆”、“月缺”来形容悲欢离合。客居他乡的游子,更是以月来寄托深情。唐代诗人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杜甫

文档评论(0)

duyingjie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