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医 学 心 理 学(二)
(medical psychology)
;导航课内容;什么是医学心理学?;医学心理学在我国的发展简史和特点;教学建设积极发展;科研建设逐步发展;实践领域不断扩展;交叉性、多样性;学科性质:交叉、基础、应用;为什么要学医学心理学?;医学模式需要改变(原因);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新医学模式; 新医学模式和医学心理学对健康和疾病的认识 ; 医学心理学研究领域
医学心理学研究方法
医学心理学知识结构; 1.研究心理/行为的生物学和社会学基础及其在健康和疾病中的意义。(举例)
习得性无助(Learned helplessness)的社会学基础研究: 经历不可控制的应激性事件是“习得性无助”形成的社会学基础。
习得性无助 是指个体在受到多次挫折后产生了动机、认知和情绪上的损害,从而导致的一种在应对有害情境或事件时的无能为力、听天由命、被动挨打的行为状态。
习得性无助与抑郁症的发生密切相关。
习得性无助不利于疾病的康复。
;马丁·塞里格曼(Martin Seligman E.P.)的“习得性无助形成”经典实验(1967):
被试:24只狗,随机分成3组,分别为可逃避组、不可逃避组(是与可逃避组共轭的)和控制组,每组8只。
吊床实验:所有的被试都要被固定在吊床中,每次3只,分别来自三个不同的组。3只狗都被套上狗套,受到约束。可逃避组的狗遭受电击,电击共64次,但能通过用鼻子按压一个杠杆而终止电击;不可逃避组是与逃避组共轭的,唯一的区别是其用鼻子按压杠杆却不能终止电击;控制组的狗没有遭受电击。
穿梭箱实验:在吊床实验结束24小时后,三组被试接受穿梭箱电击逃避/回避训练。电击一共10次。电击之前先发出一个信号-装在穿梭箱一边的灯光熄灭,在发出信号到实施电击之间的延迟时间是10秒,如果狗能在这个间歇里跳过栅栏,信号就撤消了,电击就被回避了;如果狗不能在这个间歇里跳过栅栏,强度为4.5mA的电击就开始了,直至狗跳过栅栏,电击终止;如果狗在信号开始60秒内都不能跳过栅栏,则电击自动终止。
结果:可逃避组和控制组的所有狗很快就形成了回避条件发射,不可逃避组的8只狗中有6只没有学会回避行为或逃避行为,在10次训练中都失败了。;在塞里格曼等人的实验中,不可逃避组中仍有2只狗学会了逃避电击的行为。而且据塞里格曼报告,他们在20世纪60年代后期的实验中,大约共有150只狗接受了不可逃避的电击,但是其中有大约100只狗在后来的穿梭箱电击逃避/回避训练中表现出习得性无助,而另外的1/3却像未曾受过任何训练的狗一样,学会了逃避电击的行为,没有表现出习得性无助。这说明不是所有的个体经历不可控制的应激、经历多次挫折后都会产生习得性无助。
因此,塞里格曼指出,面对不可控制的应激事件,个体的解释风格也许是习得性无助是否出现的重要影响因素,一般而言,悲观的解释风格——也即遇到消极事件总是倾向于责备自己、相信这样的事件的持续是不确定的并让这些事件影响到生活的诸多方面,更容易导致习得性无助的产生。; 2.研究心身相互作用的机制。
举例:敌意与冠心病之间的心身中介机制研究( Edward C Suarez ,1998)
被试:经过《库克-迈德雷敌意量表 》评估,22人进入高敌意组,23人进入低敌意组,被试均为男性。--即解5字母字谜对血压和激素水平的影响。
敌意量表的某些条目:
①没有人更多地关注我发生了什么事。
②我经常遇到一些被认为是专家,但是实际上不如我的人。
③我的家庭有一些让我和厌烦的习惯。
④我经常不得不听从一些知道得还不如我多的人的人的命令。
⑤其他人的成功让我有一种失败感。
⑥人们常常让我失望。
⑦不相信任何人才会更安全。
⑧我常常感到陌生人以批评的眼光看我。
⑨我倾向于对那些比我预料中更友好的人保持高度警惕。
⑩我做事的方式往往被他人误解。;采用2(高敌意/低敌意)?2(激惹条件/无激惹条件)因子设计 。
测量的生理指标:心血管指标包括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前臂血流量、前臂血管阻抗(平均动脉压/前臂血流量);内分泌指标包括血浆去甲肾上腺素浓度、血浆肾上腺素浓度、血浆可的松浓度和血浆睾丸激素浓度。
心理评估:评估对任务的反应、情绪评估、实验员的态度。
;结果1:进入激惹条件的高敌意组被试与进入无激惹条件的高敌意组被试和无论哪种条件的低敌意组被试相比,有更强的情绪反应,体现在愤怒、不安、焦虑、神经质、紧张、抑郁和心烦的程度更高,控制感更弱。
结果2:进入激惹条件的高敌意组被试与进入无激惹条件的高敌意组被试和无论哪种条件的低敌意组被试相比,在任务期间表现出在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前臂血流量上有更大的增幅和在前臂血管阻抗上有更大的减幅,在恢复阶段表现出在收缩压、心率和前臂血流量上有更大的增幅;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