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课外古诗鉴赏专题复习教学设计
【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要求7—9年级学生背诵并能正确默写80篇(段)文言诗文(推荐50篇),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
【中考说明】
佛山市2014年中考说明中对古诗词试题有以下要求:1、能背诵、默写课程标准推荐的古诗文。2、欣赏浅易的古诗词曲。
【学情分析】
古诗词鉴赏题是中考语文中经常出现的一种题型,纵观历年中考试题不难发现,这类题目一般文字浅易,学生对考点也比较熟悉,但通过模拟考发现学生答题失分严重。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学生对古诗词鉴赏有一定的畏惧心理;另一个原因是学生答题不规范,容易漏掉一些要点,以致于只能“意会”而不能有效地“言传”。答题自然要根据试题的要求给出相应的答案。
【教学目标】
1、了解诗歌内容,体悟作者情感和诗歌意境,能用自己的语言再现其意境或内涵。
2、从炼词炼句角度鉴赏诗歌,对诗歌主题、形象、情感、语言等进行赏析。
3、从表达技巧的角度来鉴赏浅易的诗歌。
4、帮助学生克服对诗歌鉴赏的畏惧心理,增强他们应试的信心。
【重点、难点】引导和训练学生准确、规范地解答诗歌鉴赏题的方法和鉴赏诗歌的综合能力。
【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题型的归纳(考点说明):
根据近三年佛山市语文中考课外诗鉴赏题型,归纳以下三大类型:
诗歌意象意境的鉴赏
炼词炼句鉴赏
表达技巧的鉴赏
二、方法指导
(一) 诗歌意象意境的鉴赏
1、常见题型:
(1)这首诗营造了一个怎样的意境氛围?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
(2)这首诗为我们展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3)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2、答题点拨:
(1)用自己的语言把诗歌所营造的意境描摹出来。(注意语言力求优美。)
(2)应在描摹出图景后,用一句简练的话语概括这些景物所营造的情境的氛围特点,或幽静,或萧瑟,或生机勃勃,或孤寂凄清,或雄浑壮丽,或沉郁忧愁,或和谐静谧,或开阔苍凉,或高远辽阔等等。
(3)根据这首诗情境氛围的特点再来谈诗人的思想感情。
3、实战演练
山居秋瞑(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作者在下列这首诗中前两联塑造了怎样的一种意境?这种意境表现了作者怎样的理想?
答案示例:①山雨初霁,万物一新;初秋的傍晚,幽清明净。清泉淙淙、翠竹成林,月下青松、水中碧莲。②作者描绘了一幅空山秋天恬静幽美的景象。③反映了诗人对安静淳朴生活的向往和对污浊官场的厌恶。
淮上渔者 (唐)郑谷
白头波上白头翁,家逐①船移江浦②风。一尺鲈鱼新钓得,儿孙吹火获③花中。【注释】①逐:跟随。②浦:水边,岸边。③获:草本植物,形状像芦苇。
问:诗的三、四句展现了怎样的情景?请用几句话进行描述。(2分)
参考答案:诗的三、四句描写了白发老人钓得一条尺把长的鲈鱼,儿孙们兴高采烈地忙着在荻花丛中吹火煮鱼,呈现出一派欣喜欢快情景。
(二)炼词炼句鉴赏
1、命题角度:分析诗中某个字、词的表达效果,欣赏其中写得最妙的一联,剖析整首诗中最震撼人心的诗句。
2、答题点拨:这类题主要考查我们对精炼词语的感悟能力。解答时要抓住诗歌中关键词语来点评,可以从词性、色彩、修辞以及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去把握它的内涵。值得提醒的是分析时要结合全诗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去回答,不能孤立地谈这个词的作用。参考格式:释含义+点作用
3、实战演练:
春夜别友人 (陈子昂)
银烛吐青烟,金樽对绮筵。
离堂思琴瑟,别路绕山川。
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
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
问:你认为这首诗第三联两句中的哪两个字特别传神?请简要说出好在何处?
(参考答案:隐和没两字特别传神。隐字写出高高的树阴遮住了西沉的明月;没字写出了银河淹没在破晓的曙光中,衬托出时光催人离别的难舍难分的心绪。)
春山夜月(于良史)
春山多胜事,赏玩夜忘归。
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
兴来无远近,欲去惜芳菲。
南望呜钟处,楼台深翠微。
问:“欲去惜芳菲”中的“惜”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参考答案:“惜”字有珍惜、爱惜之意。表达了诗人沉醉于山中月下的美景,将要离开时依依惜别的深情。
(三)表达技巧的鉴赏
1、命题角度:这首诗运用了何种表现手法?或:这首诗运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技巧)?诗人是怎样来抒发自己的情感的?
2、答题点拨:表达技巧包括: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直抒胸臆、借景抒情、托物言志、衬托(正衬、反衬)、象征、联想、想象、用典、对比(对照)、动静结合、白描、渲染、虚实结合、欲扬先抑以动写静、以静写动等)
参考格式:点明手法+阐述运用+分析效果
3、实战演练
新晴 (刘攽)
青苔满地初晴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我的鞋带我会系》小学一年级劳动教育PPT课件.ppt VIP
- 语文三年级上册默写通关训练.pdf VIP
- 2025年大学试题(艺术学)-艺术概论考试近5年真题集锦(频考类试题)带答案.docx
- 空调支吊架工艺2.docx
- NB∕T 32037-2017 光伏发电建设项目文件归档与档案整理规范.pdf VIP
-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精品教学课件 第7单元 7.2.1计数单位“万” (3).ppt VIP
- 一种钢质管道周围环境杂散电流的收集利用装置及方法.pdf VIP
- 4-铁路运输客运杂费.pptx VIP
- (统编版2024)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 专题学习活动《 有朋自远方来》 教学设计(新教材).docx
- 2025《我国辽西地区体育旅游资源现状调查及可持续发展对策》8500字.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