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三籁集 原本全文.doc

  1. 1、本文档共7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3 三籟集—禪宗高僧的吟唱 [元代]石屋清珙 栯堂元益 中峰明本 原著 [明代]隱元隆琦 選編 [日本]梅嶺道雪 箋解 林觀潮 註釋 TOC \o 1-3 \h \u 28994 解題 1 9450 三籟集序 2 16874 三籟集卷之上 11 32370 三籟集卷之中 29 7156 三籟集卷之下 55 24850 附乩筆 69 13304 跋 74 解題 【整理说明】 ○12页有标记:【阿弥陀佛】。从这个地方开始整理。 ○ 林虹担任:12页-42页。 石敏担任:43-74页。 ○标点仅使用逗号、句号、冒号、双引号、间隔号、书名号。如《三籟集序》所示范的整理形式。 ○采用繁体字。 ○存疑的地方,请标记上两个问号,即??。 ○有的字无法显示的,请用囗补充。 ○ ○ 【书名设计】 《三籟集—禪宗高僧的吟唱》。 [元代]石屋清珙·栯堂元益·中峰明本 原著, [明代]隱元隆琦 選編, [日本]梅嶺道雪 箋解, 林觀潮 註釋。 【书本说明】 本书为中国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明清僧人著述流传日本的考察研究》(13BZJ010)成果之一。 【版本说明】 依據版本:《三籟集》,三卷,隱元隆琦編輯,梅嶺道雪箋解。日本萬治三年(1660)隱元隆琦序,寬文十二年(1672)梅嶺道雪跋,江戶時代刊本,京都黃檗山文華殿存。 《三籟集》是隱元東渡後在住持攝津慈雲山普門禪寺(今大阪府高槻市富田町境內)期間的日本萬治三年(1660),選擇元朝禪僧石屋清珙的山居詩四十首、栯堂元益的山居詩四十首、中峰明本的四居(船居、山居、水居、廛居)詩四十首編輯而成的詩集。當時隱元還未能開創京都黃檗山,在一些排斥聲中隱忍韜晦,又因思念故國而心情苦悶,他從《三籟集》中三位元朝高僧的禪風人格、處世胸懷中得到了莫大的精神安慰。而他在《三籟集》卷末附錄了這麼多的陳博乩詩,也可能是因為這些詩所散發的出世氣息,和由這些詩而觸發的故國情緒。這些詩輕靈飄逸,超凡脫俗,帶著仙佛風骨,又音韻和諧,琅琅上口。 中峰明本(1263—1323),高峰高足。有時住菴,有時住船,到處稱其所居為幻住。丞相脫歡和翰林學士趙孟頫等多從他問法。仁宗時高麗王子王璋特往參謁,明本作《真際說》開示之。遺著有《幻住菴清規》、《山房夜話》及《語錄》等,收於《天目中峰和尚廣錄》,元代編入大藏經中流行。嗣法弟子天如惟則、千岩元長等,皆為宗匠。 ○ ○ 三籟集序 夫三籟並鳴,沒絃音韻畢著。四居已作,列祖聲光儼然。是以寥寥法門,鏗鏗雅致,絕唱古今者,斯集可驗歟。 ○三籟。《莊子·齊物論》曰:“南郭子綦隱几而坐,仰天而噓,嗒焉似喪其耦。顏成子遊立侍乎前,曰:何居乎?形固可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今之隱几者,非昔之隱几者也?子綦曰:偃,不亦善乎而問之也!今者吾喪我,汝知之乎?汝聞人籟而未聞地籟,汝聞地籟而不聞天籟夫!子遊曰:敢問其方?子綦曰:夫大塊噫氣,其名為風。是唯無作,作則萬竅怒號。而獨不聞之翏翏乎?山林之畏佳,大木百圍之竅穴,似鼻似口,似耳似枅,似圈似臼,似窪者似汙者。激者謞者,叱者吸者,叫者譹者,宎者咬者。前者唱于而隨者唱喁,泠風則小和,飄風則大和,厲風濟則眾竅為虛。而獨不見之調,調之刁刁乎?子遊曰:地籟則眾竅是已,人籟則比竹是已,敢問天籟?子綦曰:夫吹萬不同,而使其自己也。咸其自取,怒者其誰邪?” ○集。《說文》:“群鳥在木上也。本作雧。从雥,从木。”徐曰:“眾集也。”《論語》:“翔而後集。”《爾雅》:“會也。”《廣韻》:“聚也。”唐有經史子集四庫。 ○序。《公羊传·疏》曰:“序者,舒也。舒展己意,以次叙经传之义。述已作註之意,故谓之序。”《左传·正义》曰:“序与叙,音义同。”《尔雅·释诂》云:“叙,绪也。”李性学《文式》云:“序,随其大小而作。其文较宽,宜疏通圆美,而随所叙之事变化。” ○夫。《本韵》:“冯无切。语端辞。”《论语》:“夫仁者,云云。”《孝经·谏诤章·註疏》:“发言之端。” ○鸣。《说文》:“鸣,鸟声也。”《增韵》:“又凡出声者,皆曰鸣。”《周礼·考工记》:“以脰鸣者,以註鸣者,以旁鸣者,以翼鸣者,以股鸣者,以胸鸣者,谓之小虫。”韩退之《送孟东野序》曰:“以文辞鸣者,以道鸣者。孟郊东野,始以其诗鸣。云云。” ○没絃音韵。《文选·西都赋》曰:“伏羲作琴。”桓谭《新论》曰:“神农氏始削桐为琴,绳系为絃。”所谓没絃者,宗门格外之音调也。《传灯录》曰:“汝州风穴延沼禅师。僧问:古曲无音韵如何和得齐?师曰:木鸡啼子夜,刍狗吠天明。”又,“僧问首山令禅师曰:无絃琴请师音韵。师长久,曰:还闻么?僧曰:不闻。师曰:何不高声问著?” ○四居。即山居舩

文档评论(0)

李好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