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
语文试题五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对于一个民族而言,神话是上古人类智慧的遗存,是世代相传的集体记忆。因此,要真正了 本
民族的文化特质和人类的精神密码,应从神话的源头一一开始。
人类学大师马林诺夫斯基曾指出,神话原生性地表达着民族精神中最稳固、最恒定的部分,承载
着一个民族一脉相承的文化基因。在《诸神纪》里,无论是“垂死化身。气成风云,声为雷霆。左眼
为日,右眼为月,四肢五体为四极五岳”的创世大神盘古,还是在“四极废,九州裂”的情形下 “炼
五色石以补苍天”的大母神女蜗,或者“诛凿齿,杀九婴,缴大风,断修蛇,禽封稀,上射九日”的
大羿,都体现了一种不畏艰险、为了人类福祉而自我牺牲的悲剧意味和崇高之美。正是凭借不畏艰险
的生存意志和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中华民族才能延续几千年不绝,并昂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在作为族群意志的民族精神、民族传统之外,神话还与 “人类内心底层的问题,人类内在的奥秘”
相关。神话学大师坎贝尔曾指出,读神话可以发现人类许多的共通之处:人类需要呼唤久违的神性,
需要借由神话以接近永恒,需要透过神话以洞悉生命的奥秘。与史家和儒家典籍中被历史化的温文尔
雅、“伟光正”的诸神形象不同,《诸神纪》里描绘的上古诸神大多充满野性之美和伟岸之力:喜欢
追着自己尾巴跑的混沌、半人半蛇的女蜗、虎齿豹尾的西王母、铜头铁额的蚩尤……这些朴素的形象
和他们身上那种气吞山河、震天撼地的力量体现了先民汪洋恣肆的想象力,对自然、生命、神性之力
的崇拜和讴歌。阅读这样本然面目的上古神话,可以体会原始先民深厚的情感体验,从而缓释压力,
抚慰心灵创伤,找到生命的动力。而中国上古智慧通过作者的“掰扯”,得到了生动而又不乏深度的
呈现:混沌神话所体现的中国人 “混融无间”的宇宙观,上古神树的故事背后体现的中国人 “万物有
灵”的自然观,南楚大司命神话背后体现的“方生方死,生死一体”的生命观等。
可以说,中国古代神话拥有高远而深刻的文化内质和精神内涵,理应成为一种优秀的国民文化教
育资源。身逢一个科技理性至上的时代,神话始终“为人类提供着返归自身的航向与能力” (叶舒宪)。
神话是我们的根,离开了神话的民族,就像古希腊神话里的安泰,失去了大地之根的滋养和护佑,生
命终将委顿。愿我们的孩子,在成长的历程中总有神话相伴;愿我们每一个成年人,都能从神话中找
到前行的动力和勇气。这是《诸神纪》的作者奉献给这个世界的美好心愿。
(摘编自闵艳芸《中国上古神话我们的文化基因一一读严优 〈诸神纪〉》)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 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马林诺夫斯基认为神话表达最稳固、最恒定的民族精神,承载一脉相承的文化基因。
B. 《诸神纪》中所写的神话人物都具有不畏艰险、舍己为人的悲剧意味和崇高之美。
C. 女蜗、西王母、蚩尤等上古诸神,多充满野性之美和伟岸之力,想象力汪洋恣肆。
D. 中国古代神话因其高远深刻的文化内质和精神内涵,而理应成为优质的文化教育资源。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文章第一段从宏观角度概述了神话的价值及意义,统领第二、三段的分述。
B. 文章分析了神话对于认知民族文化、满足人类精神需求两方面的价值与意义。
C. 文章主体部分综合运用引用、举例、对比等手法,分析由近到远、由表及里。
D. 文章结尾引用叶舒宪的看法,揭示了神话深远的现实意义与价值,收束全篇。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中国上古神话经世代相传、集体记忆的过程,蕴含着先人智慧与我们的文化基因。
B. 中华文化有不畏艰险、不屈不挠的特质,这种特质只存在于悲剧英雄的身上。
C. 中国上古神话是 决人类内心深处的问题的根本,可以帮助现代人找到精神动力。
D. 只有充满野性之美和伟岸之力的上古诸神,才会具备气吞山河、震天撼地的力量。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米
彭家河
米,是米的姓,也是米的名字。
米仿佛形影相吊、势单力薄,然而,却属于庞大的望族。所有的人和不少动物都是在米的掌股之
下讨得一些饮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9年道德与法治中考专题:弘扬宪法精神树立宪法权威.pdf
- 2019年福建省龙岩市3月质检理综试题.pdf
- 2019年福建省泉州市晋江市中考化学质检考试试卷(4月份)(解析版).pdf
- 2019年福建省中考化学试题(解析版).pdf
- 2019年福建省中考语文试题(解析版).pdf
- 2019年福建省中考语文试题含答案.pdf
- 2019年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中考语文模拟试卷.pdf
- 2019年甘肃省兰州市中考语文试卷.pdf
- 2019年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东坝中学中考物理二模考试试卷(解析版).pdf
- 2019年高考北京卷语文试题附答案解析.pdf
- 2019年七年级生物上册2.1.1练习使用显微镜教案(含试卷).pdf
- 2019年七年级生物上册2.2.1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教案(含试卷).pdf
- 2019年七年级生物上册第1单元第1章第2节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教案(含试卷).pdf
- 2019年七年级生物上册第1单元第2章第1节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第2课时教案(含试卷).pdf
- 2019年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一单元第二章第二节“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第2课时教案(含试卷).pdf
- 2019年七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质量检测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pdf
- 2019年青岛市中考地理试题卷附答案详析.pdf
- 2019年秋高二物理(人教版)选修3-2随堂练习题:4.pdf
- 2019年秋华师大版九年级上册数学第24章 章末测试题.pdf
- 2019年秋七年级英语人教版上册:Unit8单元考试测试卷.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