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汽车安全新技术.ppt

  1. 1、本文档共6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二、安全气囊的类型 按碰撞类型分: 正面防护安全气囊 侧面防护安全气囊 顶部碰撞防护安全气囊。 按气囊数目分: 单气囊系统 双气囊系统 三、安全气囊组成 汽车安全气囊系统主要由传感器、气囊组件、控制系统(ECU)等部分组成。 四、安全气囊工作原理 E C U 五、安全气囊主要部件 (1)碰撞传感器 检测汽车碰撞强度的信号,并将信号输入给安全气囊ECU,安装于汽车前部的碰撞传感器叫前碰撞传感器;安装于安全气囊ECU内部的碰撞传感器叫中央传感器。 I. 滚球式传感器 II. 偏心锤式传感器 (2)安全传感器 安全传感器也叫做保险传感器,防止安全气囊系统在非碰撞的情况下发生误引爆。安全传感器安装在安全气囊ECU内部,通常有两个安全传感器。 (3)气体发生器 作用:是在有效的时间内产生气体,使气囊张开。气体发生器由上盖、下盖、充气剂(叠氮化钠固体药片)和金属滤网组成。金属滤网安装在气体发生器的内表面,用以过滤充气剂和点火剂燃烧产生的渣粒。 (4) 气囊 驾驶员侧的气囊多采用尼龙布涂氯丁橡胶或有机硅制成。橡胶涂层起密封和保护作用,气囊背面有2个泄气孔。乘客侧气囊没有涂层,靠尼龙布本身的孔隙泄气。 气囊是用具有一定物理力学特性的膜状材料制成的,具有特定结构的袋子,袋子的进口与气 体发生器的气体出口相连,以使气体发生器产生的气体全部进入袋子。气囊可以是单气室的 ,也可以是多气室的。对多气室的气囊来说,各气室之间应有通道相连,以保证所有气室都 能获得来自气体发生器的气体。 (5)安全气囊系统线束 安全气囊系统的所有线束都套装在黄色的波纹管内,并与车颈线束连成一体,以便于区别。为了保证方向盘具有足够的转动角度而又不致损伤驾驶员气囊组件的连接线束,在方向盘与转向柱管之间采用了螺旋线束,即将线束安装在螺旋形弹簧内,再将螺旋弹簧放到弹簧壳体内。 电喇叭线束也安装在螺旋在弹簧内,螺旋弹簧安装在方向盘与转向柱之间,安装时应注意其安装位置和方向,否则将导致螺旋线束和电喇叭线束折断、方向盘转向角度不足或转向沉重。 线束结构图 (6)安全气囊ECU 安全气囊ECU由中央处理器CPU、只读存储器ROM、随机存储器RAM、I/O接口,驱动器等电子电路组成,同时,安全气囊ECU内部还有安全传感器、备用电源、稳压电路和故障自诊断电路等等。 ECU电控系统的原理 工作原理 当汽车车速低于30km/h发生碰撞时,碰撞产生的减速度和惯性力较小,安全传感器和中央传感器将此信号送到安全气囊ECU,安全气囊ECU判断结果为不引爆安全气囊,只引爆安全带收紧器的点火器。与此同时,向左、右安全带点火器发出点火指令使安全带收紧,防止驾驶员和乘客受伤。 当汽车车速高于30km/h发生碰撞时,碰撞产生的减速度和惯性力较大,安全传感器和中央传感器将此信号送到安全气囊ECU,安全气囊ECU判断结果为需要引爆安全气囊和安全带收紧器共同保护驾驶员和乘客。与此同时,向左、右安全带点火器和安全气囊点火器发出点火指令,在安全带收紧的同时,驾驶员侧气囊和乘客侧气囊同时打开,达到保护驾驶员和乘客目的。 机械逼近安全气囊 爆燃式安全带 安全气囊工作图解 5.5 轿车安全车身结构技术 1.高强度车身 5.1 汽车安全技术概述 5.2 汽车行驶稳定性控制系统 5.3 防撞安全新技术 5.4 安全气囊新技术 5.5 轿车安全车身结构技术 5.6 报警系统 5.7 无死角安全视野系统 第五章 汽车安全新技术 5.1 汽车安全技术 安全性是汽车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性能,对乘员的保护是汽车技术发展永恒主题。 主动安全性:防止汽车事故发生所采取的措施(如汽车的视野、能见度、操纵方便性稳定性、乘坐舒适性;制动可靠性(ABS)等)。 汽 车 安 全 性 被动安全性:汽车发生事故后,所采取的措施(如增大车内空间、安装保险杆、可折叠转向盘、安全带、安全气囊、安全门窗等)。 NCAP(European New Car Assessment Program)包括两个方面,正面和侧面碰撞。 正面碰撞速度为64公里/小时;侧面碰撞速度为50公里/小时。 碰撞测试成绩则由星级(★)表示,共有五个星级,星级越高表示该车的碰撞安全性能越好。 近年来,增加了车辆对被撞行人的安全保护程度的测试,并将结果划分为4个等级级:★★★★分数为28-36分,★★★分数为19-27分,★★分数为10-18分,★分数为1-9分。 1、 欧洲新车安全评价体系NCAP 正面40%重叠可变形

文档评论(0)

xiaohuer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