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单片机的机械臂控制系统设计与制作汇总.docxVIP

基于单片机的机械臂控制系统设计与制作汇总.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基于单片机的机械臂控制系统设计与制作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 学 姓 班 日  号:3080203201 名:丁路 级:电科 081 期:2011.10.26 目  录 课程设计题目及要求 第一章 1.1 1.2 第二章 2.1 2.2  绪论 设计题目及要求 设计内容 硬件设计 硬件结构图 各模块工作原理及设计 2.2.1 2.2.2 2.2.3 2.2.4 控制模块 显示模块 按键模块 舵机模块 2.3 第 3 章 3.1 3.2 3.3 第四章 4.1 4.2 软件程序设计 硬件制作以及程序的下载调试 电路板的制作 元器件的焊接 程序的下载与调试 总结 课程设计体会 奇瑞参观感受 - 2 - 课程设计题目及要求 题目: 基于单片机的机械臂控制系统设计与制作 实习内容: ,完成基于单片机的机械臂控制系统原理图和 PCB 的绘制,在 基本要求的基础上自己可以作一定的扩展; ,利用热转印纸、三氯化铁腐蚀液等完成 PCB 板的制作; ,完成相应电路的焊接和调试; ,完成相应软件程序的编写; ,完成软、硬件的联调; ,交付实习报告。 实习要求: ,两人一组,自由搭配,但要遵循能力强弱搭配、男女搭配、 考研和不考研的搭配; ,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遇到问题尽量自己解决,在基本要求 基础上可自由发挥; ,第一次制作电路,电路不可追求复杂; ,注意安全!熨斗、烙铁。 - 3 - 第一章  绪  论 单片机自 20 世纪 70 年代问世以来,以其极高的性价比,受到人 们的重视和关注,应用广泛,发展迅速。单片机集体积小、重量轻、 抗干扰能力强、环境要求低、价格低廉、可靠性高、灵活性好、开 发较为容易等众多优点,以广泛用于工业自动化控制、自动检测、 智能仪器仪表、家用电器、电力电子、机电一体化设备等各个方面, 无论在民间、商业、及军事领域单片机都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十一世纪,随着机械化、自动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不仅减轻了 劳动强度、提高生产率,而且把人类活动从危险、恶劣环境中替换 出来。而其中机器人技术,显示出极大的优越性;在宇宙探索、海 洋开发以及军事应用上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大力发展机器人技术, 一方面能让社会从劳动苦力型转换到福利休闲型,另一方面能极大 的提高民众的幸福感。在新时期的世界各国,随着应用日益广泛, 机器人技术将不断发展并走向成熟。 本次课程设以单片机作为控制器实现对机械手臂的简单控制。在 单片机最小系统的基础上扩展按键接口和舵机接口以及 LED 显示器, 构成最简单的机械臂控制系统。 - 4 - 第二章  硬件设计 2.1 硬件结构图 本系统的控制器采用的是 STC 12C5A32S2 单片机,具有 A/D 转 换功能,并能产生 PWM 信号,有内部 EEPROM、双串口,具有单时钟 /机器周期(1T),是高速、低功耗、超强抗干扰的新一代 8051 单片 机,指令代码不仅完全兼容传统 8051,而且速度快 8-12 倍。 本系统是在单片机最小系统的基础上扩展键盘接口和舵机接口 以及 LED 显示模块。 硬件结构图如下: 图 1  硬件结构 - 5 - PDIP-404039383736353433 PDIP-40 40 39 38 37 36 35 34 33 32 31 30 29 28 27 26 25 24 23 22 21 2.2  各模块工作原理及设计 2.2.1 控制模块 本系统的控制模块选用 STC 12C5A32S2 单片机 引脚及功能: CLKOUT2/P1.0 P1.1 ECI/P1.2 CCP0/P1.3 SS/CCP1/P1.4 MOSI/P1.5 MISO/P1.6 SCLK/P1.7 P4.7/RST RXD/P3.0 TXD/P3.1 INT0/P3.2 INT1/P3.3 CLKOUT0/P3.4 CLKOUT1/P3.5 WR/P3.6 RD/P3.7 XTAL2 XTAL1 GND  Vcc P0.0/AD0 P0.1/AD1 P0.2/AD2 P0.3/AD3 P0.4/AD4 P0.5/AD5 P0.6/AD6 P0.7/AD7 EX_LVD/P4.6/RST2 ALE/P4.5 NA/P4.4 P2.7/A15 P2.6/A14 P2.5/A13 P2.4/A12 P2.3/A11 P2.2/A10 P2.1/A9 P2.0/A8 STC12C5A32S2 单片机引脚图 P0.0—P0.7(39—32 引脚):P0 口是一个漏极开路型准双向 I/O 口。在访问外部存储器时,它是分时多路转换的地址(低 8 位)和数 据总线,在访问期间激活了内部的上拉电阻。在 EPROM 编程时,它 接收指令字节,而在验证程序时,则输出指令字节。验证时,必须 外接上拉电阻。

文档评论(0)

lihuamei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