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朝的统一与灭亡28张.ppt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导入新课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隋炀帝下江南一份赞美,一份批判。隋炀帝开运河、坐龙舟、下江南,繁盛一时的隋朝在他手上烟消云散……这千年流淌的运河,究竟是造福了百姓还是为他自己掘了坟墓学习目标1.知道隋朝的建立及统一概况、隋初 经济繁荣的表现2.了解大运河的开通和科举制的创建3.知道隋朝灭亡的原因4.理解隋朝实现统一、开通大运河的 条件以及科举制的历史影响新课探究一探究点:隋的统一一1.从三国到隋的政权更迭北朝东魏北齐蜀十六国并存北方:581年北魏西晋三国北周(鲜卑族)隋西魏魏南方:东晋宋齐梁陈吴589年南朝2.隋朝建立:581年,杨坚建立隋朝,以长安为都城, 杨坚就是隋文帝 3.隋朝统一:589年,隋文帝灭掉陈朝,统一全国统一后的隋朝疆域历史传说——胭脂井相关链接在今天南京鸡鸣寺的山坡下有一口枯井,相传陈后主在隋军攻城时携二妃躲入此井,被后人嘲笑为“胭脂井”4.隋的发展(1)措施①经济:发展经济,编订户籍,统一南北币 制和度量衡制度②政治:加强中央集权,提高行政效率 隋文帝(541—604年),名杨坚,汉族,父亲辅助宇文泰建立北周,封隋国公。杨坚袭父爵,历任北周朝廷要职。建立隋朝以后,隋文帝实行一系列改革,并统一南北。开皇年间,社会经济有较大的发展。他本人勤于政务,崇尚节俭,是个有作为的皇帝(2)影响①促进了社会经济的迅速恢复和发展,使人口 数量和垦田面积大幅度增长,隋朝成为疆域 辽阔、国力强盛的王朝②出现了“开皇之治”的盛世局面含嘉仓示意图 隋朝经济繁荣的表现有哪些相关链接 时间 项目隋初隋盛世表现人口3000多万人4600多万人垦田1900多万顷5500多万顷粮仓长安太仓洛阳含嘉仓、兴洛仓人口激增垦田扩大粮仓丰实计天下储积,得供五六十年。 ——《贞观政要》古今称国计之富者莫如隋。 ——马端临:《文献通考》二探究点:开通大运河一一1.目的: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2.修建者和时间:隋炀帝,605年隋朝大运河隋炀帝(604—618年在位)3.概况: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抵涿郡,南至余杭, 连接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 水系,全长2700多千米(1)一条:一条贯通南北的大 运河(2)二长:2000多千米(3)三点:洛阳、涿郡、余杭(4)四段:永济渠、通济渠、 邗沟、江南河(5)五大水系:海河、黄河、 淮河、长江、钱塘江大家仔细看图,说说大运河的最北端是哪一座城镇?大运河的中心是哪里?最南端是哪座城镇?大家可以依次说出大运河的四段河流的名称吗?4.影响材料一:古人评论大运河说:“天下转漕,仰此一渠。”(1)加强了南北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材料二:汴水通淮利最多,生人为害亦相和。 东南四十三州地,取尽膏脂是此河。(2)耗费了大 量的人力、 物力、财 力,体现 了隋炀帝 的暴政隋炀帝巡游江都让我想想隋炀帝时为什么能够开通纵贯南北的大运河?水运粮食在古代重要吗?(1)隋炀帝利用已有的经济实力(2)以天然河道和古运河为基础(3)国家统一,使隋炀帝有征发几百万人的可能性重要。在古代,船是主要的交通工具,水运粮食比起陆运,装载量的大,速度快三探究点:开创科举取士制度一一1.背景:魏晋南北朝时期,官吏的选拔权由上层权贵 垄断,选官看重门第,不太注重才能 九品中正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一种选官制度。首先由中央挑选“贤有识鉴”的官吏组成中正官,然后按照家世、品德、才干等定品,于中正官所在的州郡选拔人才。九品中正制建立之初,确实起到了选拔人才的作用,其选拔标准家世、品德、才能并重。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选拔标准开始发生变化,仅仅重视门第出身。久而久之,官吏的选拔权就被世家大族所垄断,形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情形寒门苦读一朝登天2.诞生(1)隋文帝初步建立起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2)隋炀帝创立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确立材料一:由于魏晋时充当中正者一般是门阀世族,于是在中正品第过程中,才德标准逐渐被忽视,家世则越来越重要,甚至成为唯一的标准,到西晋时终于形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局面。 根据材料一讨论科举制产生前的九品中正制制度及其影响。(1)在九品中正制下,权贵子弟无论优劣,都有机 会做官。出身低微、有真才实学的人,却不能 到中央和地方担任高官,老百姓更没有机会。(2)这种制度选拔上来的人没有才能,不利于国家 的长治久安。材料二:魏隋唐时期,中小地主的经济实力不断加强,他们积极要求参政,希冀通过某种形式改变政治地位不高的现状。统一的中央集权官僚体制的确立又急需要一大批高素质的官吏充实到政府各级行政机构中去,从而使政令畅通,官僚机构得以正常运转,实现进一步遏制地方割据势力,加强皇权,巩固中央集权的目的。

文档评论(0)

123455432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