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托邦》读后感.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莫尔和他的《乌托邦》 渔业学院 2014813030 程大川 乌托邦是一个空想共产主义社会,它是远在四百多年前,由英国人托马斯莫尔想象出来理想社会并撰写成为《乌托邦》。“乌托邦”是希腊字的音译,意为不存在的地方或者虚构的国家。 在莫尔生存的时代,(十五世纪末到十六世纪初),资本主义正在萌芽状态中。这个制度的剥削本质才刚刚暴露,可是莫尔能够敏锐的察觉出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祸害并大胆的提出了美好的共产主义幻想,是件很了不起的事。故有人认为他是西欧空想共产主义的创始人。 通过了解莫尔的生平,我们了解到莫尔是个人文主义者,是新兴资产阶级的代言人,是亨利八世的重臣,最后成了天主教的殉道者。好的,让我们一起走进乌托邦的理想社会吧。 一、消灭私有制 文章开头叙述了莫尔在出使弗朗德勒(现在分属比利时、法国和荷兰)期间,曾去拜访安特卫普城(现属比利时)。在这里,莫尔认识了一位葡萄牙的水手及旅行家希斯拉德。这个人谈起了他在一个美好的乌托邦的所见所闻,引起了莫尔极大的兴趣。莫尔便邀请他做客家中彻夜详谈。 这个开头,只是莫尔在文字上的巧妙运用。他写作《乌托邦》一书,正是地理大发现的时期(十五到十六世纪)。当时,对于欧洲人来说,每一个新发现,都引起他们的强烈兴趣,并且也都有人信以为真。因此,莫尔就采取了那种叙述的方式,并且增强真实感。希斯拉德和乌托邦一样,也是作者虚构出来的。 那时候,在欧洲的一些港口,许多远航归来的水手经常谈论到过的国家和民族的故事,这倒是事实。他们到过的地方,有美洲、亚洲(印度和中国等)以及非洲。在水手们有声有色的叙述中,他们谈到一些还处在原始社会的居民情况,那里的人们还不知道“你”和“我”之间的区别,他们共同使用土地,他们鄙视黄金和珠宝等。所有这一切都推动莫尔去思考。他联系了当时的欧洲,特别是英国社会现实,于是就想像出了理想社会的情景。他利用人们对外邦异国的普遍兴趣,便把幻想的社会安置在一个虚构的乌托邦岛上。 书中也写到一些真实的人,如莫尔小时候伺候过的莫登,他的朋友查尔斯等。但这同样只是为了加强书的真实感而安插进去的。 在第一部分里,莫尔激烈地批评了肮脏的英国社会。在当时的情况下,任何对王朝的不满,都会遭到严厉的迫害,莫尔当然清楚这个道理,所以才借助于假想出来的水手希斯拉德。因为这个人是用不着担心国王的绞刑的。 不仅如此,在和希斯拉德的谈话中,莫尔有时还摆出和讲述者辩论的样子,反驳他的观点,这也是作者的一种苦心安排。其实,莫尔正是要通过希斯拉德的口,讲出自己的心里话,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 作者大声疾呼:那些国王更多的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关心的只是怎样用各种各样的手段拓展自己的版图,至于如何把国家治理的有条理,好像和他们没有丝毫关系。莫尔把英国的贵族比作“公蜂”,说他们“一事不做,专靠剥削别人来养活自己”。这些贵族为了扩大收入,对农民“敲骨吸髓,重利盘剥”。他们还养着一大批没有一技之长、专门吃闲饭的侍卫,这些人后来多半变成了危害社会的强盗。 对于围绕着国王周围的那批阿谀奉承,卑鄙自私的朝臣们,莫尔也进行了无情的斥责,指出他们只知道如何从人民身上榨取更多的油水以自肥。至于那些游手好闲的僧侣,他们不是别的,正是“第一号游民”。莫尔是如此无情地对统治人物展开了猛烈的攻击。 圈地运动给广大农民带了的家破人亡,造成当时英国社会的严重混乱。莫尔对此当然不能放过。他让希斯拉德说出了这样一段话: 他们的绵羊本来是那么驯服,吃一点点就满足,现在据说变成很贪婪很凶蛮,甚至要把人吃掉,把他们的田地、家园、城市要蹂躏完啦。 这些话看起来有些幽默,其实是愤怒的控诉,深刻地道出了农民丧失土地的原因和后果。“羊吃人”的比喻,成了莫尔不朽的名言。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第二十四章)中,就引用了这句话。 莫尔从大量的社会现象中,进行了深刻的观察,分析,得出的结论是:社会罪恶的根源在于私有制。即使是明智的法律也只能“把祸害减轻一些,缓和一些,如同对病入膏肓的人经常敷暖往往能使他筋脉活泼一样,可是每个人保持他自己的财产,就不可能希望疾苦治愈和恢复健康”。 “假如私有制度存在,假如金钱是衡量一切的标准,我以为国事的进行就不可能公正顺利。”私有制是使“一切最好的东西落入最坏的人手里,而其余的人便都穷困潦倒”的原因。 莫尔深信:“只有完全废除私有制,财富才可以得到公平公正的分配,人类才能有福利。”这种消灭私有制的思想,是《乌托邦》全书的中心。因此紧跟着在第二部分,莫尔就让葡萄牙水手尽情地描述理想社会了。 幸福的国土 乌托邦人的国家是在一个半月形大岛上。这个半月形的两角是很大的海湾,收不到风浪的袭击。整个朝向海湾的沿岸地带构成了一个巨大的天然港,海湾入口处是悬崖峭壁,水底满布暗礁,行船十分危险。只有当地熟练的人领港,并且借助岸上的方位地标,船只才能安全靠岸。乌托邦人依靠这种

文档评论(0)

剑影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