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妙变“抄袭”为“推荐”.doc

  1.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堂生成性教学案例参考表单 基本信息 学 科 语文 年 级 七年级 教学形式 作文指导 教 师 卢晓平 单 位 海安城南实验中学 课 题 作文课上巧妙变“抄袭”为“推荐” 生成性案例描述 (课堂上非预设的、意外的情况发生的背景情况、经过、应对办法和效果等) 记得一次作文课上,我把某学生的作文当成范文在课堂上讲评,正当我兴致勃勃的刚读了几句时,下面不知是谁小声嘟囔着:“她是抄来的。”一石激起千层浪,紧接着,又有几位同学附和着说:“没错,她是抄来的!我知道!”课堂上立刻出现了一阵骚动,一些同学已经哧哧的笑出了声。很多人看向这位写作文的同学,满脸轻蔑。而此时这位平时很内向的同学已经趴在桌上嘤嘤的哭了起来。望着这突如其来的景象,我有些不知所措,真想狠狠批评惹事的同学,叫他们闭嘴。但转瞬一想这样做就能平息这场风波吗?显然,未必。而且很有可能这些同学说的是真话,而我上课是没有时间来调查真相的。为了避免事态的进一步扩大,当务之急是收回学生的注意力。于是我改变初衷,镇定下来开始问学生:“同学们,你们觉得这篇文章好不好?”“好是好,可是……”我立刻打断他并再次强调说:“我问的是这篇文章好不好,不管其他。”学生说:“好极了!”“好就请同学们听听,看好在哪里?这样好的文章我以前读的不多,同学们可能也读的不多,以后多给同学们推荐一些好的文章,在班上交流,你们觉得怎样?”“好”“那对今天第一次为我们推荐优秀文章的同学大家说该怎办呢”学生齐说:“谢谢!”当全体同学都心领神会时,我接着说:“今后我们轮流推荐,不过,如果推荐原文,请别忘了标明出处和作者。好吗?”这时我望向那位写作文的同学,发现她已经抬起了头,眼睛里闪烁着感激的泪光。这样原本剑拔弩张的气氛得到了缓解,避免在有限的课堂教学中旁生枝节,同时也保护了当事人的自尊心。 案例反思与启示 在上述这个教学实践中,面对课堂上的这一突发事件,我巧妙地变“抄袭”为“推荐”,这种转折,是爱护学生、尊重学生、循循善诱的最好体现,并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乱嘈嘈的教室通过老师的转向借题发挥既教育了学生,维护了课堂教学秩序,又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虽然这只是课堂教学中的一段小插曲,但确实值得我们思考。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这样发人深省的话:“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作出相应的变动。”这就需要教师一方面应具备一定的教学机智和调控艺术,做到临“危”不乱,处“变”不惊,快速作出反应,以灵活的教育机智与应变艺术驾驭课堂;另一方面教师应加强自身的专业知识和道德品质修养,以广博的知识和严谨、求实的品质共创鲜活的课堂。

文档评论(0)

xxj165888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4年04月12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