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高一历史必修一第3课古代中央政治制度的成熟 练习.docVIP

岳麓版高一历史必修一第3课古代中央政治制度的成熟 练习.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9--2019学年岳麓版高一历史必修一第3课古代中央政治制度的成熟 1. 据《中国古代经济史》记载:“明初的科举,南人及第者十倍于北人,以至于不得不采用南北分卷,勉强维持南北人数的均衡。”据此可推知 A.科举制度逐渐陷入困境 B.八股取士束缚人们的创造性 C.南北经济差距不断扩大 D.分卷有利于中华文化的繁荣 2. 有学者指出,中国古代某项制度显示了这样三个理念:第一,人品是可以量化的;第二,人品是可变的;第三,人品高下应该与官位官阶相应。这一制度应是 A.世卿世禄制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 3. 《宋史·职官制》记载:“三师、三公不常置,宰相不专任三省长官,尚书、门下并列于外,又别置中书禁中,是为政事堂,与枢密对掌大政。天下财赋,内庭诸司,中外筅库,悉隶三司。”这样做的根本目的是 A.削弱相权 B.加强皇权 C.提高行政效率 D.减少决策失误 4. 中国古代地域辽阔,交通不便,中央政府鞭长莫及,容易形成尾大不掉之势,通过建立巡视制度,防范分裂割据能够发挥较好的制衡实效。职掌巡察的监察机构通常实行自上而下的垂直领导,不受其他部门干扰,便于独立行使职权。这反映了中国古代监察制度根本目的是 A.澄清吏治缓和社会矛盾 B.调节统治阶级内部关系 C.保障国家机器正常运转 D.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5. 关于宋太祖驾崩前夜宋太宗(时为晋王)的活动,北宋时期有不同记载。《续湘山野录》记载,宋太宗当晚曾与其兄宋太祖在宫中饮酒,并宿于宫中;《涑水记闻》则称,那晚宋太宗并未进宫。这反映出 A.历史事实都是通过历史叙述呈现 B.同一历史事实会有不同历史记载 C.历史叙述不能客观准确再现历史事实 D.综合多种历史叙述即可确认历史事实 6. 中国历史上有很多重要的职事官如尚书、侍中等就是从皇帝身边的近官即侍从等演变而来,使得中国古代官制呈现出近官“外化”的特点。这反映了 A.统治阶级基础不断扩大 B.专制皇权进一步加强 C.行政机构效率大大提高 D.监察制度进一步完善 7. 东汉实行察举制,“郡察孝廉,州举茂才”,州、郡都必须定期向朝廷举荐一定数量的人才,而判断孝廉、茂才的标准包括对儒家经典的熟悉程度和道德声望的高低等。这客观上 A.推动了独尊儒学局面的出现 B.促使社会阶层趋于固化 C.打破了世家大族对政权的垄断 D.动摇了郡县制的基础 8. 史书中关于汉武帝与其丞相田蚡有这样一段记载:丞相入朝奏事,推荐了一些人担任官员。皇上说:“你任免官吏任免完了吗?我也想任免一些官吏。”这则记载反映出 A.相权已经严重侵犯皇权专制 B.君主行政权受到分割和挑战 C.地方王国问题仍然威胁皇权 D.官吏任免权全操于丞相之手 9. 据《哈佛中国史》记载:“晚唐时期,69%的高官要么出身于世家大族,要么出身于官宦世家,而到北宋时期,这个数字只有19%。”这种变化主要得益于 A.科举制度的完善 B.平民地位的提高 C.文官政治的形成 D.社会结构的变迁 10. 有学者认为,宋初统治者制定了一套“防弊”之政。其防弊之政的第一原则是收权,尽量将地方权力收归中央,第二原则是分权,尽量使各层权力机构的权力趋于分散。宋初措施主要体现第一原则的是 A.增设“参知政事”为副宰相 B.众建诸侯而少其力 C.委任中央文官“权知军州事” D.中央设置二府三司 11. 唐太宗说:“夫治国犹如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荣。君能清静,百姓何得不安乐乎?”下面各项主张与唐太宗的认识比较接近的一项是 A.无为而治 B.重农抑商 C.民贵君轻 D.以法治国 12. 2019年4月26日凤凰网历史频道登载著名历史学家许倬云的文章指出:“科举制度自宋以后,越来越寻求地区的分布平衡,每一小县份都会有人进入科举系统,甚至于最后进入中央的管理系统。”科举制的这种发展状况() A.体现了选拔官吏的公平性和公正性B.实现了中央官员地域来源的平衡性 C.保持了官僚集团的地区平衡性D.实现了国家权力对全社会的开放 13. 据《元史·张雄飞传》所载,元世祖忽必烈问政于汉臣张雄飞。张雄飞答道:“古有御史台,为天子耳目,凡政事得失,民间疾苦,皆得言;百官奸邪,贪秽不职者,即纠劾之。为此,则纪纲举,天下治矣。”元世祖遂立御史台() A.行使宰相职权,为最高行政机关B.为中央最高军事管理机关 C.为最高监察机构D.统领宗教事务和管辖西藏地区 14. 中国古代专制王权不断加强,中央官制也不断发生变化。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①西汉废除三公九卿制,设中书省以削弱相权 ②隋唐确立并完善三省六部的管理体制 ③北宋增设参知政事、枢密使和三司使,分割相权 ④明太祖朱元璋废除了丞相制度 A.①②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 15. 《宋史·职官志》载:宋代通判由换地直接委派,被视为“州郡最要之任”,“凡兵民、钱谷、户口,

文档评论(0)

微微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