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节气养生经之立秋篇.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立秋的气候及物候特点   立秋是24节气中的第13个节气,是秋季6个节气中的第1个,在每年公历8月7日前后,太阳黄经135°,斗指申位(西南方向)。立也,始也, 立秋标志着从这一天开始,将进入秋天,所以叫立秋。 ??? 从立秋开始,早晚虽然开始有凉意,但中午依然很热。所以立秋后依然要注意避热纳凉,早睡早起。 2.立秋的病候及养生 ??? ——夏秋之交病候有哪些特点? ??? 立秋到秋分之间,属于“入地户”,气化由阳入阴,天气渐凉,热渐退;昼渐短,夜渐长;气候由热转凉,大地逐渐转为收藏。所以,从立秋起,要开始养阳。 ??? 第一,人体气血也开始逐渐内收,表现为呼吸、心跳逐渐变慢一些,新陈代谢也开始减慢,以适应与自然相应,脏气开始内藏的需要。所以从立秋起,要开始养收。 ??? 第二,夏秋之交,天气忽冷忽热,燥湿不调,寒温难定,阴阳气交不稳定,容易得病,所以就要养好生。 ??? 第三,养生原则:早卧早起、多做深呼吸,多吃润肺生津之品。 ??? ——夏秋之交要防哪些病? ??? 第一,防肺燥。秋天的主气是燥,所谓金秋之时燥气当全,燥气通于肺,所以从立秋开始就应该重点养肺,初秋,热气未退。肺燥者要开始吃些清凉养肺润燥之品, 如百合、秋藕、白梨、白果、杏仁、秋梨、枸杞、秋蜜、荸荠、银耳等。秋分以前很热燥,所以如果咳嗽、咽干、舌黄可酌加清热类,如桑叶3克、菊花3克、麦冬 5克,泡水饮,或桑叶3克、黄芩3克、桔梗5克泡水饮。 ??? 第二,防便秘。立秋之后,雨水渐少,气候渐燥,大肠与肺气通于秋令,所以燥气也常伤肠津而易便秘。 ??? 保养大肠方法:多喝水,早晨卯时(5~7时),大肠经“值班”时一定要喝一杯水。多吃润肠通便的蔬菜、水果,如萝卜、莴笋、西瓜、银耳等。 ??? 第三,防鼻衄。秋后燥热易伤肺络而出现鼻干出血,要少吃辛辣燥热之品,如酒、辣椒。 ??? 第四,防秋困。克服秋令,因燥热耗阴伤气,所以立秋后易乏力困倦,养生的办法是早卧早起,保证睡眠。适当吃一点西洋参、话梅泡水饮,话梅性酸可帮助生津, 收敛肺气。

文档评论(0)

湘雅书斋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20142302000001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