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四 大 民 族 医 药 治 疗 痛 风 病 特 色;藏医药?蒙医药维吾尔医药傣医药 ;藏医药? ;藏医药?;蒙医药 ?吸收了藏医、汉医及印度医学理论的精华。 以阴阳五元学说为指导的整体观和对六基症的辨证施治。 ;蒙医药?;维吾尔医药?维吾尔医药学主要是由气质学说、体液学说、器官学说组成,它认为,人体的病灶主要是由气质失调,异常黑胆质所致。 ;维吾尔医药 ?;傣医药 ?认为自然界存在风、土、水、火“四塔”,而人体同样由风(气)、水(血)、火、土“四塔”构成。 在疾病的诊断中也是运用四塔理论为指导来进行望、闻、问、摸等手段诊断疾病 。 ;傣医药 ?;四大民族医药治疗痛风病特色;1 各型临床特点
①隆型痛风: 肌肉跳动,疼痛如割,时肿时散,肿处有青黑斑点,四肢僵
硬,手指蜷缩,不喜寒凉,疼处喜按。
②查赤型痛风: 疼痛部位红肿灼热,触摸时灼痛难忍,多兼有发热、恶风、口渴; 严重时痛处糜烂渗液,病人出现昏迷烦渴的症状。
③培根型痛风: 患部作痒,肢体沉重难动,麻木无感觉,油润而冰凉,生垢而微痛。
④血痛风: 痛处肿胀尤为明显,色红、灼热、油润、粗糙、积垢,甚则化脓。;2 病因病机 本病发病原因复杂,由于三
大基因( 隆、赤、培根) 功能紊乱、代谢失常
( 过多食用辛辣、肥厚油腻等高脂肪食品,饮酒过
量,久坐少动,白昼酣睡,熬夜过度,房劳过度,
身受外伤,剧烈活动等原因) 引起血液功能紊乱,
或有食物促进隆偏盛或行为失当引起隆邪逆行,
堵塞血液循环脉道而引发痛风。故本病属本虚标
实之症。;3 治疗方法:
内治法 藏医药提倡根据三因偏盛不同
而对症治疗,先内服五味宽筋藤汤,外用细叶草
乌、藏菖蒲,麝香等组成的藏药涂剂涂搽。若发
热、疼痛较重则用水冷敷,服用消炎方十五味乳
香丸、二十五味驴血散、十八味水银珍宝散以西
藏猫乳煎汁送服等。亦有文献显示确诊后先内服
“弛汤”,再根据病情早服桑培罗布( 如意珍宝丸)
或二十五味驴血丸、午服碑琼久阿( 十五味乳香
丸) 或二十五味桑登丸、晚服阿嘎尼秀( 二十味
沉香丸) 或十八味杜鹃丸。;3 治疗方法:
外治法 ①藏药外敷: 根据痛风的临床
表现辨证选用藏药外敷,如青鹏涂剂散、十二味
翼首散以温水化开后调涂患处。②放血疗法: 又
称“达日卡”,根据藏医天文历算的放血时机及方
位,按辨证施治选穴治疗原则,选取痛风脉、痹
脉或于发病部位就近脉处适量放血,在治疗前常
服用“三果汤散”3 ~ 5 日以分离正血与病血; 本
法是以疏通经络、排除脓血、活血化瘀、剔除腐肌等作用达到内病外治目的的一种藏医疗法。③
其他: 另有艾灸疗法、药浴疗法等外治法,因其
与中医治法较为相似,故不予赘述。;蒙医称痛风为“图赖”病,蒙医药理论认为
人体和自然社会为一体,自然变迁及社会活动均
与人体生理病理密切相关。当人体受外因作用而
有病变时三根七素内环境的相对平衡受到影响,
而成为诸病之内因,痛风病亦是如此
;1 病因病机;2 内治法治疗原则为燥协日乌苏,降低血热,改善关节功能,调节体素。早服森登4 味汤,3g 水煎温凉服用; 午服13味痛风散3g,温水送服; 晚服驴血25 味丸13 ~ 15粒送服。;3 外治法①蒙药外敷: 蒙药“三籽散”、消肿九味散。②蒙医针刺疗法。;属傣医“拢蒙沙后”、“拢阿麻巴”、“拢旧黄”范畴,为体内四塔五蕴失调,水塔、土塔不足,风塔、火塔偏盛导致风火毒邪痹阻而引发关节红肿热痛、痉挛剧痛、屈伸不利等症状的一种病症,较顽固,易复发。;1 病因病机因 患者平素喜食香燥性热,醇酒
肥甘厚味之品,积热于内,郁久化热,使体内四
塔功能失调。风火塔偏盛,复感外界之冷,热风
病邪,内外相合,病邪阻滞气血运行,导致水塔
受伤,水不制火,风火偏盛,风夹病邪留滞肢体
关节而致。火盛则热,火伤水塔而干,可见口干
舌燥,舌红,苔黄厚腻或薄黄腻,大便干结,小
便短黄,脉行快。水毒郁热则肿,气血不通则痛,
故出现肢体关节红肿热痛或拘挛剧痛。;2 内治法 傣医药治疗痛风亦提倡辨证论治,
如黄勇等 学者整理出痛风的傣医治疗方案,拢
沙候塔菲塔拢想( 痛风性关节炎风火毒邪偏盛型
急性期) 患者症见关节红肿热痛,或兼有发热、
恶风、烦闷不安或汗出头痛、小便黄短、大便干,
舌红苔黄腻,脉快; 治以清热解毒,除风止痛;
方用柯罗类风消散加减; 或服用傣成药百解胶囊4
~ 8 粒/次,3 次/日; 除风止痛胶囊4 ~ 8 粒/次,3
次/日。拢沙候塔拢塔拎软( 痛风性关节炎风土塔
不足型慢性期) 者常表现为关节疼痛,痛无定处,
无发热,病变部位可见痛风石,肢体重着,活动
受限,神疲乏力,恶风,小便清长,大便黏滞,
舌质淡,苔薄白或厚腻,脉行深而慢; 治以补土
健胃,除风止痛; 方选罕满补土除风止痛汤加减;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