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第三讲洋务派政治思想.ppt

  1. 1、本文档共7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郑观应“商战固本”论 “商战”比“兵战”更有利于御侮,列强入侵中土,其目的是掠我资源和利用我之廉价劳工,耗我国力于无形,而应对之法,莫妙于“以毒攻毒”,兴商务,习“商战”。 “借商以强国,借兵以卫商”是西方列强对外政策的大略,“可知欲制西人以自强,莫如振兴商务”。 为使工商业的发展建立在符合中国国情的基础之上,他对农业甚是看重,并提出了“以农为经,以商为纬”和“地尽其利”、“物畅其流”的经济方略。 “中体西用”思想是“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政治文化观念的继承和发展,它发轫于60年代之初, 是经早期维新派阐发后而成为洋务派的从政纲领的。在理论贡献上最大的当属张之洞。 1861年,冯桂芬率先提出:“如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不更善之善者哉?” 李鸿章说:“查考中学西学,分别教导,将来出洋后,肄习西学,仍兼讲中学,课以《孝经》、小学、五经及国朝律例等书,随资高下,循序渐进” 。(留学生《应办事宜折》) 薛福成说:“今诚取西人器数之学,以卫尧、舜、禹、汤、文、武、周、孔之道。” 王韬说:“器则取诸西国,道则备当自躬。”又说:“行而上者,中国也,以道胜;行而下者,西人也,以器胜。如徒颂西人,而贬己所守,未窥为治之本也。”还说:“西学西法,非不可用,但当与我相辅而行可已。” 至此,尚未明确提出“中体西用”,只是倡导学习西方,以促进中国的发展,中学西学的地位尚未明确。 郑观应说:“中学其体也,西学其末也,主以中学,辅以西学。” (《盛世危言·西学》 ) 邵作舟说:“以中国之道,用泰西之器,臣知纲纪法度之美,为泰西所怀畏而师资者必中国也。”(《邵氏危言·纲纪》) 1896年4月,沈寿康:“中西学问本自互有得失,为华人计,宜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匡时册》) 1898年5月,张之洞说:“新旧兼学,四书五经,中国史事、政书、地图为旧学,西政西艺、西史为新学,旧学为体,新学为用。”(《劝学篇·设学》) 1898年6月,光绪帝宣谕:“中外大小臣工,自王公至于士庶,各宜发愤为难,以圣贤之学植其根本,兼博采西学之切时务者,实力讲求,以成通达济变之才。” (“诏定国是”) 至此,“中体西用”就不仅是洋务论者的指导思想,而且成为维新派改良变法的政治原则了。 “中体西用”说日益明朗化: 船坚炮利—制器练兵—科学技术—政治制度 魏源 洋务派 早期维新派 维新派 中国人对西学的认识经历的过程:由浅入深 四、洋务思潮的论战与分歧 (一)洋务论者与封建顽固派的论战 (二)洋务论者的思想分歧 顽固派的组成: 一些权位显赫,对朝政有重大影响的重臣。(倭仁、李鸿藻、徐桐等) 在朝任职的一些左右朝议、纠弹疆吏的上中级京官。(刘锡鸿、文悌等) 地方上有势望的士绅。(叶德辉、王先谦等) 一些迂腐的封建书生。(曾廉、朱一新等) 倭仁(1804-1871),道光进士,历中允、侍讲、侍读、庶子、侍讲学士、侍读学士。同治帝之师。任副都统、工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政治态度保守顽固,为同治年间顽固派首领。 李鸿藻(1820-1897),咸丰二年贡士,曾任内阁大学士和兵、礼、工、吏部尚书,军机大臣,总理衙门大臣,同治帝之师。 徐桐(1820-1900),道光进士,先后任太帝士卿、都察院左副都御史、内阁学士、礼部右侍郎、礼部尚书、吏部尚书、协办大学士、体仁阁大学士等职,同治帝之师。 顽固派的基本观点: 中国的封建制度是十全十美的“圣道”。 顽固派对洋务派的批评: 叶德辉:“西人之论胞胎也,谓儿在母腹,其足向天,其头向地……中国则自生民以来,男女向背,端坐腹中……是知华夷之辨,即有先天人禽之分。” 顽固派形象: 郭嵩焘:“西洋为害之烈,莫甚于鸦片烟……中国士大夫甘心陷溺,恬不为悔。数十年国家之耻,耗竭财力,毒害民生,无一人引力疚心。钟表玩具,家皆有之;呢绒洋布之属,遍及穷荒僻壤。……一闻修造铁路电报,痛心疾首,群起阻难,至有以见洋人机器为公愤者。” 洋务派与顽固派的两次论争: 第一次论争:关于在京师同文馆中增设天文算学馆的论争。 第二次论争:关于修筑铁路的论争。 “洋人制造机器、火器等件,以及行船、行军,无一不自天文算学中来”。 ——在京师同文馆中增设天文算学馆 反对意见: “立国之道,尚礼义不尚权谋,根本之图,在人心不在技艺。今求一艺之末,而又奉夷人为师。无论夷人诡谲,未必传其精巧,即使教者诚教,学者诚学,所成就者不过术数之士,古今未闻有恃术数而能起衰弱者也。”故结论是“何必师夷人!”(倭仁) “舍中法而从西人”。 国人“师法西人为耻者”。

文档评论(0)

134****914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