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第三章盛唐诗坛之孟浩然.ppt

  1. 1、本文档共4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孟 浩 然;这次课主要讲四个问题: 一、简要介绍他的生平。(知人论世的方法) 二、讲讲他的诗歌的艺术特点。(采用文艺学的理论和方法,文本细读) 三、苏轼评价孟浩然“韵高而才短”,怎么理解?(通过考辨的方法,进一步讲解孟浩然诗的艺术特点) 四、对王维和孟浩然诗进行一个比较。(比较的方法,加深对孟浩然艺术个性的理解。;一、孟浩然的生平 孟浩然虽然也曾有志济世报国,但他的一生,毕竟没有做官,他的一生的名分只是一个隐士,终身布衣。他除了两次入京求仕的活动之外,一直是生活在家乡田园和漫游活动之中的。他的人生经历比起王维来,相对来说,要简单得多,思想也较单纯得多。他的归隐田园是真隐,而不是假隐。他是真隐士,而不是假隐士;是山人,而不是朝士。在他的身上有一股子布衣的兀傲之气和隐士高人的清高之气。 ;《新唐书》记载的,说是唐玄宗在王维第中见到孟浩然:“帝问其诗,浩然再拜,自诵所为,至不才明主弃’之句,帝曰:‘卿不求仕,而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 又载:“采访使韩朝宗约浩然偕至京师,欲荐诸朝,会故人至,剧饮欢甚,或曰:‘君与韩公有期’,浩然叱曰:‘业已饮,遑恤他!’卒不赴。”这都说说明孟的性格中确实有桀傲不群,不把功名富贵放在眼里的一面。 ;赠 孟 浩 然 李白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 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 王维曾为孟浩然画《襄阳行吟图》,上面有王维自己和陆羽、张洎三人的题识,其中张洎的题识说:“观右丞笔迹,穷极神妙。襄阳之状,颀而长,峭而瘦,衣白袍,靴帽重戴,乘款段马。一童总角,提书笈负琴而从。风仪落落,凛然如生。”;;于南山往北山经湖中瞻眺 朝旦发阳崖,景落憩阴峰。 舍舟眺迥渚,停策倚茂松。 侧径既窈窕,环洲亦玲珑。 俛视乔木杪,仰聆大壑灇。 石横水分流,林密蹊绝踪。 解作竟何感,升长皆丰容。 初篁苞绿箨,新蒲含紫茸。 海鸥戏春岸,天鸡弄和风。 抚化心无厌,览物眷弥重。 不惜去人远,但恨莫与同。 孤??非情叹,赏废理谁通? ; 而孟浩然则不同,他的诗,主要是通过自然朴素的语言,表达清淡、闲逸、超旷的情怀。他笔下的山水田园景物,清新可人,令人爽心悦目: 1、语言及表达的自然朴素 ①不假雕饰,自然天成。 ②其次是诗歌的色彩清淡 。虽然也用绿、青、翠,但它们都是单纯色,没有那种万紫千红、繁花似锦的景象。在景物的选取上,他特别偏爱那种清淡的景物。;;凡是他选择的景物,许多用“清”来修饰,如称水为“清泉”、“清川”、“清流”、“清溪”、“清江”,称露为“清露”,称风为“清风”,称秋为“清秋”,称夜为“清夜”,称晨为“清旦”、“清晓”,以及“清响”、“清音”、“清兴”、“清思”、“清听”、“清弦”、“清猿”等。据统计,在孟浩然一百来首山水诗中,用“清”字共有50例(除专有名词“太清”外),如此高的频率,在孟诗中构成了丰富多彩的“清”的意象。 ;; ; ; ;闻一多先生曾指出:“孟浩然不是将诗紧紧的筑在一联或一句里,而是将它冲淡了,平均的分散在全篇中,淡到看不见诗了,才是真正孟浩然的诗。”(《唐诗杂论》); ;李煜《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晚泊浔阳望香炉峰 挂席几千里,名山都未逢。 泊舟浔阳郭,始见香炉峰。 尝读远公传,永怀尘外踪。 东林精舍近,日暮但闻钟。 ;秋登万山寄张五 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 相望试登高,心随雁飞灭。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 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 天边树若荠,江畔舟如月。 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档评论(0)

134****914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