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 4
《颐和园》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歙县郑村中心学校 范弢
一、巩固复习,导入新课。
1、导入课题。
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颐和园》。(板书课题)
2、复习旧知。
师: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颐和园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板书:美)
师:对啊,颐和园可美了,它是世界上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园林。因此,课文里说,颐和园的美景说也说不尽,那作者是选取了哪几处美景来重点介绍的?
学生汇报,师板书。(板书:长廊、万寿山、昆明湖)
师:好的,我们来看看作者的游览路线。(出示课件)
师:请大家一起读一遍。(学生齐读四句表示游览顺序的语句)这种人走景移,随着观察点的变换,不断描绘新景色的方法叫——(生接:移步换景,师板书)。
二、合作探究,披文入情。
(一)学生自读喜欢的段落。
师:这三个景点的景色都很迷人,你最想在哪个景点摄影留念?别急着回答,请你们先读一读你最喜欢的段落,想象一下画面,然后再告诉我为什么喜欢那里。好吗?开始吧。
生读课文。
(二)“游赏”各景点。
1、走长廊。
a.师:谁想在长廊拍照的?
师:你来告诉我,为什么喜欢长廊?
生回答,师相机讲解。(板书:长、画多、花木多)
【预设一:
生:因为长廊很美。
师: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长廊美呢?
生:长廊画多。(板书:画多)
师:你能读出写画多的句子吗?
生读。
师:画上都画了些什么?长廊里有多少幅画?(几千幅)其实,长廊里有14000多幅画呀!这么多的画,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惊讶吗?你体会到了什么?(佩服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
师:来,请你用赞美的语气读一读这句话。
预设二:
生:长廊两边花木很多。(板书:花木多)
师:从那句话可以看出花木很多?
生读句子。
师:这句话里有一个字写出了花木很多,你能找出来吗?
生说。(满)
师:对啦。“满”字可以看出这里是花的海洋。你们觉得该怎样读这句话?谁来试一试?
指名读。
师:嗯,老师仿佛看到了鲜花接二连三地开放,微风徐来,长廊里弥漫着花香,令人心旷神怡。
预设三:
生:长廊还美在它的长。(板书:长)
师:长廊有多长?
生回答。
师:难怪这条长廊被称为世界第一廊!】
b.师:一眼望不到头的长廊,有着五彩的画,是画的世界;有着永远开不完的花,是花的海洋。来,请喜欢长廊的同学都来读读第二自然段,读出长廊的美。
c.师:这么美的景致,作者是从什么角度看到的呢?请大家快速默读这段文字,思考一下,括号里的短语对我们写游记有什么帮助?
(放眼一望)绿漆的柱子,红漆的栏杆一眼望不到头。这条长廊有七百多米长,分成273间。(抬头看去)每一间的横槛上都有五彩的画,画着人物、花草、风景,几千幅画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边走边赏)长廊两旁栽满了花木,这一种花还没谢,那一种花又开了。微风从左边的昆明湖上吹来,使人神清气爽。
括号里是一些什么词?(表明作者观察角度的词)
按这样的观察顺序来写,有什么好处?(使游记条理清楚,感染力强,给人身临其境的感觉。)
d.师:想不想亲眼看一看这迷人的长廊?那就让我们随着画面细细游赏吧!
e.师:看着同学们的表情就知道,你们都被它陶醉了。可是,前面还有很多美景等着我们呢。赶紧去下一个景点吧。
2、万寿山脚。
师:现在,我们来到了万寿山脚下。(板书:脚)作者是从哪个角度去观察美景的?
学生汇报。引导学生从“抬头一看”、“耸立”、“闪闪发光”、“金碧辉煌”等词想象仰望万寿山建筑群的感受,体会皇家园林的宏伟气势。
【预设:
生:在万寿山脚下,作者是抬头向上观察的。
师:文中有一个词表明了观察角度,是······
生:抬头一看。
师:对,我们也抬头看看。(出示课件)你看到了什么?
生:我看到了佛香阁和排云殿。
师:什么样的佛香阁?什么样的排云殿?
生:闪闪发光的佛香阁,金碧辉煌的排云殿。(相机出示课件)
师:闪闪发光、金碧辉煌,一派皇家气息扑面而来!请大家再看看这两个词,你体会到了什么?(出示课件:耸立、一排排)
生:······
师:佛香阁造型独特,雄伟壮丽;排云殿规模宏大,异常华丽。作者正是抓住了它们的建筑特点和宏伟气势,赞扬了我国古代园林艺术的巨大成就。自豪地读一读。】
b.通过朗读表达感受,体会作者用词准确。
c.小结:能留下佛香阁、排云殿的英姿,不错!
3、万寿山上。
a.在万寿山上拍照的同学,你们又拍到了什么?(板书:上)
b.学生汇报。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是按照向下看、向前看、向东远眺的顺序观察的。
【预设:
生:我拍到了葱郁的树丛,黄的、绿的屋顶,还有朱红的宫墙。
生:······
师:你们拍到了这么多的景色啊,真是站得高看得远哪!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把这些景色介绍给大家的?
学生汇报,师演示课件。】
c.引导学生体会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