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第二讲说不完鲁迅.ppt

  1. 1、本文档共5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如果说鲁迅在新文化运动前期仍是西方权利派思想与中国儒家经世济民精神占主体地位的话,在受挫之后,他在《野草》中则无意间流露出自己潜在思想的另一面。其核心是他早期在日本留学时所接受的基尔凯郭尔、尼采等人的个人主义思想。《野草》中所体现出来的,是具有“超人”气质的人对庸人的无比愤恨,在他的内心深处,只有“超人”这样的战士才可能在“无物之阵”中以战斗的方式生存。这种思想是鲁迅无意识的流露,是他内心的独白,较难把握。 三、鲁迅的小说 有评论说:“中国现代小说在鲁迅手中开始,又在鲁迅手中成熟,这在历史上是一种并不多见的现象”。我们根据主题大致可以将其分为三方面内容:一是对封建制度和礼教的彻底揭露和批判,例如《狂人日记》;二是对辛亥革命经验教训的总结,以及对改造国民性问题的关注,例如《阿Q正传》;三是关于变革时期几代知识分子道路和命运的探讨,例如《孔已己》。 《狂人日记》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真正的现代白话小说。令人惊异的是,这部中国现代小说史上具有开山意义的作品,已经显示出极其成熟的特色。 序:某君昆仲,今隐其名,皆余昔日在中学时良友;分隔多年,消息渐阙。日前偶闻其一大病;适归故乡,迂道往访,则仅晤一人,言病者其弟也。劳君远道来视,然已早愈,赴某地候补矣。因大笑,出示日记二册,谓可见当日病状,不妨献诸旧友。持归阅一过,知所患盖‘迫害狂’之类。语颇错杂无伦次,又多荒唐之言;亦不著月日,惟墨色字体不一,知非一时所书。间亦有略具联络者,今撮录一篇,以供医家研究。 《狂人日记》是日记体小说,全部都是狂人神经质的精神妄想。表面看好象很荒诞,不过是一些梦呓式独白,但是这种梦呓暗示着对封建文化的深刻否定。狂人是一个迫害狂,他对世界的核心感觉是恐惧:所有的人都是他的敌人,都在迫害他,都要吃他。走在街上,所有的人都要害他,都要吃他,他大哥也要吃他,医生给他看病,也是看肥瘦,也要吃他。最后发现,自己也是曾经吃过人的。总之,狂人感到他所生活的世界,是一个人吃人的世界。 “凡事总须研究,才会明白。古来时常吃人,我也还记得,可是不甚清楚。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叶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由于鲁迅是一个经历过时代的曲折而阅世很深的作家,他揭示吃人的旧制度不仅是凶残的,而且是狡诈的。他提供的吃人的旧制度有多重性格:“狮子似的凶心,兔子的怯弱,狐狸的狡猾,……”所谓狐狸的狡猾,指的是吃人的制度善于伪装。 礼教 “吃人” ,首先应该是精神上吃人。 鲁迅说,中国人从来就没有争得人的资格。中国历史只是两个时代的循环:做稳了奴隶的时代和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中国社会,就是一个吃人的筵席。 其次,我们要理解为什么说礼教吃人。 礼教是指中国传统的儒家文化。儒家文化在本质上是一种以家族制度为根基的封建文化。在根本上,是一种压制个人而维护群体秩序的文化。 在群体和个人之间,中国儒家文化存在着一种荒谬的逻辑,就是把个人与群体完全对立起来,然后,牺牲个体而满足群体需要。 林语堂在《中国人》中说家族制度,“它从我们手中夺去了缔结婚姻的权利,把这种权利给了我们的父母;它让我们与媳妇结婚而不是与妻子结婚,它使我们的老婆生‘孙子’而不是生儿子;它百倍地增加了新娘的义务;它使年轻人感到如果大白天将自己的房们关起来是非礼行为,使英文中的‘privacy’(独处,私事,秘密,隐私)这个词失去存在的可能性。它象收音机那样迫使我们习惯于喧闹的婚姻,喧闹的葬礼,喧闹的晚饭,喧闹的睡眠。”总之,个人被完全消解了。 艺术价值 结构方式 艺术表现 语言形式 结构方式:它打破了中国传统小说注重有头有尾、环环相扣的完整故事和依次展开情节的结构方式,而以13则“语颇错杂无伦次”的不标年月的日记,按照狂人心理活动的流动来组织小说。 艺术表现:作者不是站在第三人称的立场上去描述主人公的心理状态,而是通过主人公的自由联想、梦幻,直接揭露他的心理。 语言形式:采用了白话文体,却又精心设计了一个文言体的“小序”,从而形成了两个对立的叙述者(我与余),两重叙述,两重视点。白话语言载体中表现的是个狂人的世界,文言载体中却表现一个正常人的世界,主人公最后,成为候补官员。 第二讲 说不完的鲁迅 任何一个民族在历史转折的紧要关头,都需要巨人。它需要巨人来参与和鼎助自己的转折,也需要巨人来思考和记录自己的转折。鲁迅,中国新文化的旗手,在文化转型时期的艰难探索中,用文学、用小说对传统文化进行了深入骨髓的批判,面对民族的衰亡发出了震撼人心的哀叹。据说,英国人宁愿失去英伦三岛也不肯失去莎士比亚,这是形容一种文化象征的极端重要

文档评论(0)

134****914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