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 .
增益可自动变换放大器的设计与实现
设计任务及指标:
设计一个增益可自动变换的交流放大器。
1、放大器增益可在1倍 2倍 3倍 4倍四档间巡回切换,切换频率为1Hz;
2、对指定的任意一种增益进行选择和保持,保持后可返回巡回状态;
3、通过数码管显示当前放大电路的放大倍数,用0、1、2、3分别表示1、2、3、4倍即可。
4、电源采用±5V电源供电。
设计原理以及内容:
时钟产生电路:
利用555电路组成多谐振荡器,管脚3输出所产生的时钟信号,其频率计算公式为:
F=1/T=1.44/C1(R1+2R2)
令C1=10uF,R1=R2,则带入公式可求:
R1=R2=48k ohm
在multisim里所组成的电路图如左:
序列产生电路:
用74LS161构成四位加法计数器采用异步清零法,产生
QD QC QB QA :
0000-0001-0010-0011-0000
序列,使得增益循环变换。将QC通过非门接到CLR段,当QC为1时,计数器异步清零。
译码电路:
将74LS161的四个状态进行译码,1Y0到1Y3输出端分别是对增益1到4倍的选择
选择保持电路:
手动实现4个增益状态的选择:
J3
J2J1
增益
0
00
1
01
2
10
3
11
4
1
自动控制
将74LS161的使能端与J3、U6A的使能端连接,并通过非门连到U4A的使能端,当J3为高电平的时候,74LS161与U4A工作,实现增益的自动变换;当J3接地的时候,U6A工作,实现增益的选择与保持。
5、数码管显示电路:
1)由于74LS139工作时输出低电平,不工作时输出高电平,所以将两个74LS139的输出端分别与非,使工作时ABCD输出高电平。
2)连接到数码管:
A B C D
a b c d
显示
1000
0000
0
0100
0001
1
0010
0010
2
0001
0011
3
由上表可知:
a=b=0
c:
CD
AB
00
01
11
10
00
X
1
X
1
01
0
X
X
X
11
X
X
X
X
10
0
X
X
X
c= =
d:
CD
AB
00
01
11
10
00
X
1
X
0
01
1
X
X
X
11
X
X
X
X
10
0
X
X
X
d= =
所以把a,b接地,
用两个或非门实现c,d的连接。
可得右图:
仿真模拟。
将此部分与增益调节部分(朱珈娴同学负责部分)综合可得总实验图如下:
仿真结果:
自动增益调节结果:
手动增益为1时:
手动增益为2时:
手动增益为3时:
手动增益为4时:
硬件连接及测试结果:
完成电板如下:
(2)信号输出截图(黄线为输入,蓝线为输出):
自动增益循环(J3=1):
手动增益为1时(J3=0,J2J1=00,数码管显示为0):
手动增益为2时(J3=0,J2J1=01,数码管显示为1):
手动增益为3时(J3=0,J2J1=10,数码管显示为2):
手动增益为4时(J3=0,J2J1=11,数码管显示为3):
误差分析
由于555电路产生的1HZ频率与实际函数信号发生器产生的频率有微小的差距不能完全相等,在自动增益过程中,使得由增益四倍变为一倍的时候,有小幅度失真。此外,输入的交流信号过大或过小都容易使得输出信号失真,经调试,输入信号幅度在80mVpp时,输出信号基本不失真。
六﹑各主要集成芯片介绍
NE555
它是一种广泛应用于数字电路中的集成定时器,各管脚功能如下:
(2)74LS161
它是一种四位二进制同步加法计数器,各管脚功能如下:
(3)74LS139
它是2-4译码器,各管脚功能如下:
(4)74LS04
它是六非门,各管脚功能如下:
(5)74LS48:
(6)SM4205
它是共阴极八段数码管,各管脚功能如下:
(7)LM324
它是带有真差动输入的四运算放大器,各管脚功能如下:
(8)CC4066
它是双向模拟开关,各管脚功能如下:
小结
本次设计将模电与数电知识相结合,这是之前实验没有碰到过的,所以思路开始并不是很开阔。通过大量的查阅资料之后,发现之前自己很多想法的可行之处,所以才开始大胆地着手电路设计,当然设计及调试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主要有以下几点:
设计电路前各部分功能电路设计并不困难,主要是如何将它们连接到一起,所以在用MULTISIM画电路图之前,利用网络资源查找相应芯片的功能表,管脚图显得尤为重要。
在电路调试过程中,由于4066自身有一定的内阻,使得放大倍数存在一定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