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与传染病.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病毒感染引起宿主的免疫病理损伤 1、病毒对免疫系统的损伤 2、诱发细胞产生新抗原,抗原抗体结合激活补体引起细胞破坏 3、免疫复合物引起损伤 4、细胞免疫损伤 五、抗病毒免疫 干扰素的作用 NK细胞 体液免疫的作用 细胞免疫的作用 干扰素 机体受病毒或其他干扰素诱生剂刺激,由细胞分泌的一类具有多种生物活性的糖蛋白,除抗病毒增殖活性外还可抑制细胞分裂,抗肿瘤,免疫调节等生物活性。 干扰素诱生机理 活化 翻译 人体内干扰素基因 干扰素mRNA 干扰素 干扰素诱生剂 干扰素抗病毒机理 非直接灭活病毒 诱生抗病毒蛋白(AVP) 抑制病毒蛋白在细胞内合成 增强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巨噬细胞和T淋巴细胞的活力,增强抗病毒能力 广谱抗病毒作用 调节免疫作用 抗肿瘤作用 抑制细胞分裂 干扰素引起的不良反应:流感样症状 神经紊乱 干扰素的作用 干扰素引起的不良反应 发热、寒战、全身不适 胃口欠佳 精神紊乱 六. 病毒感染的实验室检查 标本采集 宜早,发病初期/急性期 无菌操作 及时 病毒分离培养 细胞培养 动物接种 鸡胚培养 epithelial cells - adenovirus uninfected early infection late infection slides from CDC 流感病毒 嗜神经病毒 鸡胚接种 形态学检查 血清检测 病毒核酸 快速诊断 七.理化因素对病毒的影响 灭活(Inactivation) 病毒受理化因素作用后,失去感染性 灭活病毒仍保留某些特性,如抗原性、红细胞吸附、细胞融合等 方法 破坏包膜 使蛋白质变性 损伤病毒核酸 物理因素 温度 病毒耐冷怕热。-70oC长期保存。冻融可杀死病毒 60oC 30 min或100oC数秒即可杀死病毒,但HBV需100oC 10 min方可杀死 有包膜病毒比无包膜病毒对热更敏感 pH:多数在pH 5~9范围稳定 肠道病毒耐酸(pH 3~5) 射线和UV X线、?射线可将V核酸致死性断裂,从而杀死V UV:使核苷酸形成二聚体(T—U),抑制病毒复制, 但可光复活,不宜用来制备疫苗 化学因素 脂溶剂:乙醚、氯仿、去氧胆酸盐 有包膜病毒敏感。无包膜病毒无作用(如肠道病毒) 乙醚试验可鉴别病毒有无包膜 消毒剂:过氧乙酸、甲醛、戊二醛、卤素 杀死大多数病毒,但病毒对消毒剂抵抗力比细菌强,尤其是无包膜病毒 常用甲醛来制备灭活疫苗 其他 抗生素:对病毒无作用 中草药:有一定作用 预 防 人工自动免疫:接种疫苗(死疫苗、减毒活疫苗、亚单位疫苗、基因工程疫苗等) 人工被动免疫:抗血清、丙种球蛋白、细胞因子等 免疫预防 人工主动免疫 灭活疫苗: 乙脑疫苗 狂犬疫苗 流感灭活疫苗 HAV,HBV疫苗等 减毒活疫苗: 脊髓灰质炎疫苗 麻疹疫苗 腮腺炎疫苗 风疹疫苗 HAV疫苗 亚单位疫苗: 药物防治 金刚烷胺-------抑制病毒脱壳-----预防感冒 RNA或DNA类似物 阿糖腺苷类、 无环鸟苷、 二羟丙氨甲基鸟嘌呤迭氮酰氨胸苷 抑制人类HIV逆转录作用 治疗AIDS ------治疗疱疹性脑炎等疱疹病毒感染 生物制剂:干扰素、干扰素诱生剂、IL-1、TNF等; 中草药:黄芪、板兰根、大青叶等。 1892年发现第一个病毒即烟草花叶病毒。 1898年发现动物口蹄疫病毒。 首先被证实对人类有致病性的是黄热病毒(1901年发现) 病毒(virus)的发现 3000BC,埃及孟非思壁画中长老患小儿麻痹症 1892.2.12 《study on tobacco mosaic disease 》 Ivanowski Early Development of Virology 1898 Beijerinck: virus (Beijerinck)1851~1931 1932,Ruska (Semens Company )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 TEM,Resolution is 50nm。 tobacco mosaic virus (TMV)

文档评论(0)

浪漫唯美-文档菜鸟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