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大学--管理信息系统-MIS-复习题.docx

安徽大学--管理信息系统-MIS-复习题.docx

  1. 1、本文档共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名词解释题: 1. 系统是由具有独立功能的元素组成的整体,这些元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共同完 成系统的总目标。 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由人、计算机组成的能进行信息的收集、传递、存储、加工、维护和 使用的社会技术系统。管理信息系统能实测企业的各种运行情况;利用过去的数据预测未 来;从企业的全局出发辅导企业进行决策;利用信息控制企业的行为;帮助企业实现规划 目标。 管理信息系统的要素:系统的观点、数学的方法和计算机应用 可行性分析是指在当前组织内外的具体环境和现有条件下,某个项目投资的研制工作是 否具备必要的资源及其他条件。对于信息系统而言,其可行性可以从技术可行性、经 济可行性和运行可行性来考虑。 诺兰模型指美国管理信息系统专家诺兰提出的信息系统发展的阶段理论,它把信息系统 的成长过程划分为 6 个阶段:初始阶段、蔓延阶段、控制阶段(由计算机管理为主到 数据管理为主转换的关键时期)、集成阶段(建立支持全企业信息需求系统,预算费用 迅速增长)、数据管理阶段、信息管理阶段(成熟阶段) 资源、资源的生命周期 资源指被管理的对象,可以分为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无形资源是指不具有产品形式的管理 对象,及战略计划与控制;有形资源有 2 类,一类是关键性资源,指企业的产品和服务,一 类是支持性资源,指为实现企业目标必须使用和消耗的那些资源。 资源的生命周期是指一项资源由取得到退出所经历的阶段, 产生阶段(对资源的请求、计划阶段) 获得阶段(资源获得的活动) 服务阶段(资源的存储、服务) 退出阶段 6.定义数据类的方法 实体法:在分析中把与企业有关的可以独立考虑的事物都可以定义为实体,每个实体根据资 源的管理过程,可将其分解为计划型、统计型、文档型和业务型。 功能法:在系统中每个功能都有相应的输入和输出的数据类,对每个功能标识出其输入、输 出数据类,与第一种方法得到的数据类比较、调整,最后归纳出系统的数据类 6. 业务流程图及基本符号、数据流程图及基本符号 业务流程分析采用的是自顶向下的方法,首先对高层管理业务进行分析,画出高层管理的业 务流程图,再对每一个功能描述部分进行分解,画出详细的业务流程图 基本符号: 业务处理部门或单位 数据流动及方向 数据存储或存档 各类单证、报表 业务功能描述 数据流程图就是用几种简单的符号综合描述信息在系统中的流动、存储、加工和流出的具 1 外 外 体情况。  外部实体(数据来源/去向 Data Source/Sink):不受系统控制,在系统 以外的事物或人,它表达了该系统数据处理的外部来源和去处 在数据流的上方写上数据流的名称 处理功能:表达对数据处理的逻辑功能,也就是把流向它的数据进行一定的变换处理,产 生新的数据 数据字典就是将数据元素、数据结构、数据流、处理功能、数据存储、外部实体等详细 情况加以记录,并按照一定方式进行排列所形成的一部关于数据的字典。数据字典是 进一步定义和描述所有数据项的工具,是关于数据的数。包括对一切动态数据(数据 流)、静态数据(数据存储)和数据结构以及相互关系等的说明。 数据元素、数据结构、数据流、处理功能、数据存储、外部实体 数据元素是最小的数据组成单位,是不可再分的数据单位 数据结构 9. 第一范式(1NF)、第二范式(2NF)、第三范式(3NF) 第一规范化形式(简称为一范式)是指在一个关系中没有重复出现的数据组项。即关 系中的每一个属性都是不可分的数据项。 如果在一个满足一范式的表中,所有非关键字数据元素都完全依赖于整个关键字,则 称这个表是第二规范化形式(简称为二范式)。 如果在一个满足一范式的表中,假设 A 是其关键字,而 Y,Z 为非关键字数据元素,并 且 Y∩Z 为空,没有 A→Y,Y→Z 存在,则称这个关系是第三规范化形式。简称为三范式。 系统的运行效率主要是指系统的处理能力、运行时间和响应时间。其中,处理能力是 根本因素,起决定性作用。 系统的处理能力、运行时间、响应时间 处理能力,指单位时间内能够处理事务的个数; 运行时间,指在批处理状态下,系统运行一次所需要的时间; 响应时间,指在联机状态下,在终端上向计算机发出一个请求,到计算机在终端上给 出回答所用的时间。 12. 系统的可靠性、可维护性、有效性、可修改性、通用性、实用性 可靠性:指系统正常运行时对外界各种干扰的抵御能力,包括系统硬件、系统软件和 运行环境的可靠性。衡量系统可靠性的指标是“平均故障间隔时间”。 可维护性,即“平均修复时间” 有效性=平均故障间隔时间/(平均故障间隔时间+平均修复时间) 系统的有效性大于零小于一,越接近于一,说明系统的有效性越高。 可修改性指修改和维护系统的难易程度,也称为系统的可变更性。 通用性指同一软件在不同组织的可应用程度。 2 实用性指系统为用户所提供的信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lihuamei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