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教案设计.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教学导入】 “安史之乱”以后,唐朝由盛转衰,诗坛也失去了盛唐的蓬勃气象。这一时期的诗歌, 其情感基调是徊惆惆怅哀怨感伤;其艺术风格或闲淡,或雕琢炼饰,或浅切平易,其审美趣味 由外拓趋向内敛,由自由趋向锻炼,由昂扬趋向低沉,由浓郁趋向高秀。诗歌的发展走向多元 化,出现了有明确艺术主张的不同流派。以元缜、白居易为代表的一批诗人,倡导“新乐府” 运动,他们主张诗应有为而发,白居易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以韩愈、 孟郊为代表的一些诗人,追求怪奇的美,重主观,常常打破律体约束,以散文句式入诗。在这 —派的诗人里,李贺是一位灵心善感、只活了 27 岁的天才诗人。还有柳宗元和刘禹锡,他们 的艺术趣味既不同于韩、孟,也不同于元、白,又有着自己的特点。今天我们学习韩愈的一首 贬谪诗。 【教学目标】 1.理解诗句含义,领悟诗的意境。 2.理解诗歌《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凄切而不衰飒”的特点。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诗歌《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凄切而不衰飒”的特点。 【教学方法】 通过对诗人经历的了解和和背景的把握,学生可以就诗意自学,然后老师点拨,通解诗意 然后背诵默写。 【教学过程】 1.作者介绍 韩愈,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人,郡望昌黎,世称 韩昌黎。因官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在文学成就上,同柳宗元齐 名,称为“韩柳”,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三岁丧父,由嫂氏抚养成人。提出“文以载 道”的观点,与柳宗元倡导古文运动,反对骈文,提倡散文;诗歌创作亦力求独创,不避险僻, 以文为诗,形成宏伟奇崛的特点。 他三岁而孤,受兄嫂抚育,早年流离困顿,有读书经世之志。20 岁赴长安考进士,三试 1 / 3 不第。25~35 岁,他先中进士,三试博学鸿词科不成,赴汴州董晋、徐州张建封两节度使幕 府任职。后回京任四门博士。36~49 岁,任监察御史,因上书论天旱人饥状,请减免赋税, 贬阳山令。宪宗时北归,为国子博士,累官至太子右庶子。但不得志。50~57 岁,先从裴度 征吴元济,后迁刑部侍郎。因谏迎佛骨,贬潮州刺史。移袁州。不久回朝,历国子祭酒、兵部 侍郎、吏部侍郎、京兆尹等职。政治上较有作为。思想渊源于儒家,但亦有离经叛道之言。他 以儒家正统自居,反对佛教的清净寂灭、神权迷信,但又相信天命鬼神;他盛赞孟子辟排杨朱、 墨子,认为杨、墨偏废正道,却又主张孔墨相用;他提倡宗孔氏,贵王道,贱霸道;而又推崇 管仲、商鞅的事功。他抨击二王集团的改革,但在反对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等主要问题上,与 二王的主张并无二致。这些复杂矛盾的现象,在其作品中都有反映。 2.背景知识补充 唐代是中国历史上经济、文化发展的鼎盛时期,佛教的传播也盛极一时,法门寺是史书所 载中国境内珍藏佛骨的四大名刹之一(或称十九座寺院之一),自然成为唐代皇室所敬重的佛 法圣地。从唐贞观年间开始,一共举行了 7 次迎送佛骨的活动,第六次迎佛骨的时候,韩愈上 书谏迎佛骨,触怒了宪宗,由刑部侍郎贬为潮州刺史。这是他在南行途中所作。左迁,古代贵 右贱左,故将贬官称为左迁。当韩愈到达离京师不远的蓝田县时,他的侄孙韩湘赶来送行。自 己的妻子儿女,则不知尚在何处。韩愈的一个十二岁小女儿,卧病匆忙前行的途中,死而埋在 道旁。韩愈当时悲歌当哭,慷慨激昂地写了这首名篇送给韩湘,抒写忠而获罪的愤慨、为国除 弊的决心和眷恋朝廷的心情。 3.文本研读 (1)诵读全诗,理解大意 早晨向朝廷呈上一封奏章,傍晚就贬往八千里外的潮州。 一心想替皇上消除国事中弊政,哪里肯因为老病而顾惜残年余命。 阴云遮蔽秦岭,不见家乡何处;大雪阻塞蓝关,征马不愿前行。 我知你远道而来的心意,好为我收尸于瘴气弥漫的岭南水滨。 (2)整体感知 首联:写自己获罪被贬的原因。 颔联:书“除弊事”表刚直不阿之态。 颈联:就景抒情,情悲且壮。 尾联:吐露了凄楚难言的激愤之情。 4.小组讨论交流 (1)诗中直接抒情的是哪一句?表明了什么? 2 / 3 明确:“肯将衰朽惜残年”,表明自己凛然无悔、刚直不阿的品格。 (2)仔细体会“云横秦岭家何在?雪

文档评论(0)

送你一朵小红花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