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除夕的传说与习俗.doc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 除夕 除夕,又称大年夜、除夜、岁除、大晦日,是农历一年最后一天,也是春节前一天。顾栋高:“臣謹案,日月其除,除者除舊布新,今人以臘月三十日為除夕。”“除夕”中“除”字的本义是“去”,引申为“易”,即交替;“夕”字的本义是“日暮”,引申为“夜晚”。因而“除夕”便含有旧岁到次夕而除,明日即另换新岁的意思,辞旧迎新就成为了除夕的主要内容。 一、历史源流 除夕源于先秦时期的“逐除”。据《吕氏春秋·季冬记》记载,古人在新年的前一天用击鼓的方法来驱逐“疫疠之鬼”,这就是“除夕”节令的由来。除夕最早应记载于西晋周处撰的《风土记》。周、秦时期每年将尽的时候,皇宫里要举行大傩的仪式,击鼓驱逐疫疠之鬼,称为逐除,后又称除夕的前一天为小除,即小年夜;除夕为大除,即大年夜。 关于除夕的传说有很多,现就几个比较有代表性的和大家分享一下。 1、很久以前,有种怪兽叫“夕”,它在每年的年关都要出来伤人,连保护老百姓的灶王爷也拿它没办法,于是灶王爷上天请来了一位叫做“年”的神童,神童法力高强,用红绸和放在火中烧得劈啪作响的竹竿消灭了夕兽,这一天正好是腊月的最后一天,老百姓为了感谢和纪念年在这一天除掉了夕,就把农历每年的最后一天叫“除夕”,把新年的第一天叫做过年,百姓希望家家都有年手中的红绸和鞭炮,于是红绸和放在火中烧的竹竿逐渐演变成了家家户户过年时都有的红对联、红鞭炮,这个关于年的传说可以说是条理清晰、有章可循。 2、“夕”是古代传说中的一只四角四足的恶兽。除夕,就是除去“夕”的意思。民间流传《七郎射夕》的传说。很久以前,有只怪物叫“夕”,贪色又贪吃,看见哪家有漂亮的姑娘,晚上就要去糟蹋她,而后再把她吃掉。有个名叫七郎的猎人,使一把拉力无比的弓箭,喂养一只神犬,任何猛兽都惧怕它。七郎为百姓除害,带着神犬到处寻找“夕”,找了数年,仍不见“夕”的踪影。有一年的年三十,七郎来到一个人口密集的镇上。心想,这里人多,姑娘多,说不定“夕”会出现。就对镇上的人说“夕”怕响声,一旦听到什么动静,就敲响那些盆盆罐罐,受到惊吓的“夕”就会逃出来。趁此机会,他就可把“夕”杀死。这天晚上,“夕”果真来了,它闯进一户农家,刚想欺侮这家的姑娘。这家人马上敲起盆罐,随即,整个镇上的百姓也跟着敲起来“夕”听到响声,到处乱窜。这时,七郎的神犬猛扑过去。瞬间,“夕”的后腿被神犬死死咬住。七郎拉开神弓,一箭把“夕”射死了。 周亦涛主编;陈志荣编著,杭州市富阳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大观 民俗卷,浙江文艺出版社,2016.01,第148页 3、传说古时候,有一个非常凶恶的怪兽叫做夕,它每隔三百六十五天就从天上到人间来捣乱。它要每家每户都准备好食品来给它吃。人们非常痛恨夕,但又不敢反抗,只有照夕的话去做。人们虽然不敢反抗,但每到夕来的时候,一些有钱人家就花很多钱请来了一些巫师和巫婆作法,想把夕制伏,可不管怎样作法,就是制伏不了夕。从那以后,人们就更加惧怕夕,夕也就更加放肆起来。有一年,夕又到人间来捣乱,那个地方的长官想,他要是制伏了夕,一定会升官发财的。想到这里,他立刻叫人去把夕找来说:“你这个无恶不作的东西,不许你再祸害我的子民,还不快快束手就擒。”那地方官不但没有制伏夕,反而被夕吃掉了。夕继续去抢东西吃,它来到一户人家,这家人正在烧竹子取暖,旁边还放着一盆水。这户人家的孩子见夕来了,非常害怕,站起来往后一退,不小心把那盆水打翻了。正在燃烧的竹子碰到水,就噼里啪啦地炸开了。夕一听到这声音,就吓跑了。从那以后,人们就把每年的最后一天定为“除夕”,每到除夕这天,人们就燃放爆竹,以纪念除掉“夕”这只恶兽。 罗杨,中国民间故事丛书 云南昆明 五华卷,知识产权出版社,2016.08,第194页 4、相传古时候有一个猛兽叫“年”,每到岁末就出来吃人。一次偶然的机会,人们发现年害怕红色的东西、火光和巨响。于是每到岁末,人们都穿上红色的衣服,燃放鞭炮,吓得年再也不敢出来了。人们互相祝贺道喜,张灯结彩,饮酒摆宴,庆祝胜利。后来人们逐渐把穿红色衣服演变成贴红色春联。 芳园主编,国学知识一本全 耀世典藏版,天津人民出版社,2015.03,第328页 关于这个怪兽的原型,有报道说是源于《山海经》中的山魈,咱们一起来看一段视频。 二、传说与习俗(插一些诗歌) 自古以来,除夕就有很多习俗。《梦粱录》卷六载:“十二月尽,俗云‘月穷岁尽之日’,谓之‘除夜’。士庶家不论大小家,俱洒扫门间,去尘秽,净庭户,换门神,挂钟馗,钉桃符,贴春牌,祭祀祖宗。遇夜则备迎神香花供物,以祈新岁之安。”《万历嘉兴府志》:“腊月,乡人以朱墨涂面,跳舞于市,行古傩礼。除夕,易门神、桃符、春帖,井(石畏)皆封,爆竹、燔紫,设酒果聚欢,锣鼓彻夜,谓之守岁。”除夕守岁,始自南北朝。(梁)徐君倩《共内人夜坐守岁》

文档评论(0)

lcm801625680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