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六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轻巧夺冠26215-16苏教版(无)
第一部分口语交际(3分)
张东的爸爸爱吃野味,今天他又约上三五知己准备出门到郊区的酒家吃野獾、穿山甲了,张东明想劝阻爸爸。如果你是张东,你会怎样说服爸爸?请你仔细想一想,把劝说的话写下来。(注:“野味”是指大自然中非人工喂养、栽培的,除水产类的可以吃的动、植物。)
第二部分积累与运用(共38分)
一、拼写词语。(4分)
Sù liào táo zuì jiǔ bié chónɡ fénɡ yì yáng dùn cuò
( )( ) ( ) ( )
二、选择题(10分)
1.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误的一组是()(2分)
A.长途跋涉为所欲为慢不经心无影无踪
B.焦燥不安相依相随排山倒海兴味盎然
C.微波粼粼窃窃私语炯炯有神高山流水
D.威风凛凛浴血搏杀悠哉游哉振耳欲聋
2.下面一组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组是()(2分)
A.在老师的帮助下,他的作文水平进步了。
B.只要你为大家做好事,才会得到大家的信任。
C.我们认真听取并讨论了校长的报告。
D.通过这次活动,我们增加了友谊。
3、下面不是比喻句的一句是()(2分)
A.我们急忙把通风口打开,只见松鼠像粒子弹似的从里头蹿了出来。
B.一对象牙就像两支铁镐,在地上挖掘起来。
C.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洒满了银光。
D.月光照进窗子,茅屋里的一切好像披上了银纱。
三、请把下列成语补充完整(6分)
()梁()栋 曲()和() ()俗共()
()()匠心 ()()绕梁 () ()生花
四、请给下面说法正确的句子打上“√”,错误的打“×”。(5分)
1.“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这两句诗句选自唐朝李牧的《马诗》,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
2.《最后一头战象》的作者是沈石溪,他被誉为“中国植物小说大王”。()
3.《月光曲》讲述了德国著名音乐家贝多芬因同情穷鞋匠兄妹而为他们弹琴,有感于盲姑娘对音乐的痴迷而即兴创作出《月光曲》的传奇故事。()
4.《蒙娜丽莎》是世界上最杰出的肖像画,它的作者是凡高。()
5.“响遏行云”是一个成语故事,意思是指声音高亢以致阻拦了天上的流云,多用以形容声音嘹亮。()
6.“听到这个消息,我们仿佛又看见老人和海鸥在翠湖边相依相随……”句子中的“……”在这里作用是话未说完。()
五、阅读
臧克家是我国现代著名诗人,出生在山东诸城县的一个书香之家,从小就受到了读书的熏陶。他说:“我写新诗,写散文,写文艺随笔,大半凭少儿时代的这点‘底子’。”
臧克家八九岁时进私塾读书,而且一开始就读《论语》。虽然读了并不懂,但一旦背得滚瓜烂熟,就不易忘记。在读《论语》的同时,他还选读了几十篇古文。这些古文大半是从《古文观止》和《古文释义》中选出来的。他把这些文章一一抄在竹纸本子上;读的时候拉着腔调,十分铿锵动人……
臧克家的爷爷是清朝举人,十分爱诗。他特别喜欢白居易的《琵琶行》,常常当着孙子高声诵读。臧克家的父亲也很爱诗,并和族弟结成诗社,常常吟诗作对。因此每当臧克家放学回到家,家里人仍然教他念古诗、律诗、绝句,短的《静夜思》,长的《木兰辞》,他都背得下来。尽管这些古文古诗的含义,当时小小的臧克家不能理解,但直到现在还能背诵。可见小时候熟读熟记的印象是很深的。所以臧克家说:“青年时代开始写新诗,写散文,受古典诗歌和古文的影响极深。”
臧克家少儿时代打底子的另一方面是听故事。在他看来,劳动人民“不但是我文学创造最好的启蒙老师,也是教我认识人生,同情人民的活教材”。
臧克家的家中有一个“打工仔”叫“六机匠”,他的一张巧嘴讲起故事来常常叫人乐而忘返。臧克家____。
单是从“六机匠”那里听到的故事,就有好几篓子。臧克家深有体会地说:“如果说我少儿时代文学方面有启蒙老师的话,那就是‘六机匠’。”
1.这篇文章写的是________少年时代的故事。题目中的“底子”换个词是________。
2.读了这篇短文,你最想积累的词语是________;最想积累的句子是________。
3.写出第3自然段的主要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联系上下文,展开想象,把臧克家听“六机匠”讲故事时的动作、语言描写具体,填写在文中画“____”处。
5.臧克家所说的少儿时代的“这点‘底子’”指的是什么?请你概括出几点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读了这篇文章,你觉得你在少年时代应该怎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