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链球菌感染与防治.ppt

猪链球菌感染与防治.ppt

此“医疗卫生”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5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二、调查对象    1.人感染猪链球菌病疑似病例、临床诊断病例和确诊病例;    2.人感染猪链球菌病职业暴露人员;    3.人感染猪链球菌病发生的相关基础资料。    人感染猪链球菌病例、疑似病例的判定标准参见“山东省人感染猪链球菌诊疗参考方案”。    三、调查内容和方法    1.人感染猪链球菌病疫情发生地的猪等兽类及其发病情况收集    在人感染猪链球菌病流行病学调查中,应注意收集与人感染猪链球菌病发生有关的动物养殖及发病情况,包括当地猪等动物的饲养情况(种类、数量、饲养方式等),交易市场(含集贸市场)或养殖场情况(种类、数量、分布、设施等),近期发生人感染猪链球菌病或发生猪病死情况等。    2.人感染猪链球菌病病例的流行病学调查    在出现人感染猪链球菌病疫情时,应对所有的人感染猪链球菌病病例开展流行病学个案调查。内容包括:一般情况、发病和就诊情况、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暴露因素、转归等。详见附表“人感染猪链球菌病病例个案调查表”。    3.暴露者的医学观察    在对病例个案调查的基础上,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专业人员应确定人感染猪链球菌病病例和可疑病死猪的职业暴露者,尤其是宰杀、切洗、销售和食用等病死猪及其产品的人群,对暴露者进行追踪调查和医学观察。    4.调查方法    猪及其发病情况资料主动与畜牧、工商等部门联系获取,必要时可进行现场补充调查得到。病例和职业暴露者的调查,应尽可能直接对病人或职业暴露者进行访谈和询问。如因病人病情较重、死亡或其他原因无法直接调查,或当病人提供的资料不详或有疑问时,可通过其亲友、医生、同事或其他知情者进行调查或核实。    四、调查要求和注意事项    1.调查者    应由经过培训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工作人员进行。    2.调查时间    人感染猪链球菌病疫情的流行病学调查应在接到疫情报告后立即开展,填写个案调查表要完整、详细,并及时补充实验室检测结果和病人转归情况等,完善调查表中的相关信息。    3.病人和职业暴露者的管理    各地要对病人制定专门的医院进行隔离诊治,对职业暴露者要进行登记、造册。同时对所有的病例采集双份血清及脑脊液、粪便、尸检等标本,进行检测。    五、资料的管理和利用    1.加强对流行病学调查资料的质量控制和分析。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均应指定流调审核指导人员,负责流行病学调查的指导、质量控制和流调资料的审核,及时对调查资料进行分析,并报告同级卫生行政部门和上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指导疫情调查和控制工作。        2.疫情调查处理结束后,应及时完成流行病学调查报告,并将流行病学调查原始资料、汇总分析结果、调查报告及时整理归档。   附:山东省人感染猪链球菌病个案调查表 附件3 山东省人感染猪链球菌病疫源地消毒处理 工 作 程 序    为指导人感染猪链球菌病疫源地消毒工作,特制定本工作程序。    一、适用范围    本方案适用于可能被猪链球菌污染的疫源地(疫点)的消毒处置工作。主要包括人感染猪链球菌病病例家庭及其畜圈、禽舍等区域;人感染猪链球菌病病例发病前接触的病、死猪所在家庭及其畜圈、禽舍等区域;病人就诊、住院等活动被污染的区域。      二、物质准备    (一)消毒药剂:过氧乙酸、碘伏、漂白粉及其它含氯消毒液等。    (二)消毒用品:背负式喷雾器、普通喷雾器、长卷尺、秤重工具、量具、水桶、水瓢、塑料盆、漏斗、搅拌棒等。    (三)防护用品:防护服、长筒胶靴、乳胶手套、防护口罩、工作帽、防水工作服等。    (四)检测用品:采样液、营养琼脂平板、中和剂、采样棉拭等。    三、工作程序    (一)消毒工作人员应掌握该类传染病防治、安全防护和消毒药械使用基本知识,了解疫源地(疫点)的污染范围和程度,以及现场需消毒的物品、区域等情况。    (二)出发前根据疫情估计需消毒面积,准备足量消毒药械、防护用品等物品,并检查所带物品是否齐全。        (三)进入现场前要按照消毒人员防护指导原则的要求做好个人防护,严禁不规范操作。    (四)消毒人员按产品说明书及需要量配制消毒液,严格消毒规程,并注意消毒剂对纺物的漂白和金属器具的腐蚀,对消毒后的物品进行必要清洗后方可使用。    (五)进入疫点消毒,按由外向内顺序,喷雾或擦拭消毒门把手、地面、墙壁、家具、食具、厕所等处;从不同房间以及最后退出时,边退边消毒经过的地面。为了保证消毒效果,病家应在消毒作用60min后方可进入消毒现场清洁被消毒的物品。    (六)消毒时应有条不紊,突出重点。凡应消毒的物品,不得遗漏,对已消毒和尚末消毒的物品、场所应有明确标志,以免重复、交叉污染,消毒人员不得在现场吸烟、饮食、随便走出消毒区域。 日疾控发〔2005〕39号

文档评论(0)

bokegoo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