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气候变化与王朝更替
摘要: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已经历了数十个王朝和五千年的文明史。“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战争、和平、衰退、战争的循环已成为历史发展的规律。在分析战争和政权更迭的原因时,我们往往聚焦于社会政治、经济、制度、民族、君王等方面的原因,很少考虑气候、温度变化等自然环境的影响。这难以解释历史为何反复重演,朝代更替频繁发生这个规律。战争与王朝兴衰与气候变化有着十分明显的关系。在以农为本的古代中国,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比较差,因此,古代农业对气候变化有较强的依赖性。气候变化通过影响农业来影响社会发展的其它方面。而古代社会朝代循环经常是通过战争和社会动乱来实现的.战争不仅仅是一种社会有组织的武装斗争,也是一种重要的社会演化机制①
关键词:??气候变化?自然灾害 ?农业??战争??王朝更替
一、历史时期气候的变迁
研究气候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首先要研究历史时期气候变化的情况。著名气象学家竺可桢先生于1972在《考古学报》上发表《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一文,按照竺可桢先生的分析,中国古代气候的变迁是冷期和暖期交替出现的。公元前1100年—公元1400年是一个冷暖交替循环的时期,竺可桢称它为物候时期。这个时期又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公元前1100年到公元前850年的西周前期,我国进入第一个短暂的寒冷期;2、从公元770年到公元初的春秋、战国、秦、汉时期,我国气候又转入第二个温暖期;3、从公元初年到公元600年东汉、三国、六朝时代我国气候又转入第二个寒冷期;4、从公元600年到公元1000年的隋、唐、北宋初期,我国气候进入第三个温暖期;5、从公元1000年到公元1200年的两宋时期,我国气候进入第三个寒冷期;6、从公元1200年到公元1300年南宋中期到元代中期,我国气候又转入第四个温暖期。此后的1400年到1900年,又是一个漫长的寒冷期,期间也有一些冷暖起伏。四个冷期分别为西周冷期,魏晋南北朝冷期,唐后冷期,明清冷期。竺可桢认为,最低温度发生在公元前1000年,400年,公元1200年1700年,波动范围为1~2度。②
古代社会朝代循环经常是通过战争和社会动乱来实现的,据统计,从先秦到现在,发生在中华大地上的大小战争共计12 800余次. 发生战争的高峰时期分别为西周末期至春秋战国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唐后期、14世纪中元末、17世纪中明末,以及19世纪中.。
图1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在冷暖期时间尺度上战争总数,反叛战争和中国中部战争的最高频率都与最低和平均温度距平显著相关, 冷期与战争高频期存在高度吻合,温度距平与战争数量有显着的负相关关系,这不是一种偶然的巧合.
二 气候变迁对自然灾害、战争及王朝更替的影响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王朝的兴衰与社会更迭的原因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来自外部民族和文明的侵略,二是在国家内部由于生产力发展或阶级矛盾所导致的社会运动(包括统治者所进行的改革)。
㈠气候及自然灾害
气候的频繁波动往往与各种灾异的出现相对应,由于气候极端不稳定,气温和降水量变率增大,旱涝等各种灾害出现的频率远高于其他时期③中国是个自然灾害发生特别频繁的国家,其中气象灾害是重要的灾害类型之一。根据《中国三千年气象记录总集》对所记载的灾异进行统计,发现成灾年数高达91.68%,其中水灾成灾年率为67.39%,旱灾成灾年率达到59.28%,其他气象灾害成灾率为69.39%(其他气象灾害包括寒冻、冰雹、雪灾等) 图中可以看出战争水旱饥荒叛乱等在冷期发生的频率远大于暖期
需要解释的是,在封建社会时期,由于运输能力、管理能力、信息能力的不足,以及粮食(包括其他食物)生产技术、储存技术和产品结构所限,国家和社会对天灾的抵御能力也相对薄弱,因此天灾对社会稳定的冲击力也就越大。如导致山西民户大量流失的原因,就是寒冷气候导致的旱灾,永宁元年(301)自夏及秋,并州等地大旱,并引起大蝗,此后至于永嘉,疾疫兼以饥懂,灾害不断。④气候变迁时期气象灾害频率高,高频的气象灾害导致农业、畜牧业的欠收,人民难以维持生计,同时气象灾害将通过灾害链扩大影响,最终可能成为战争爆发的主因。张建民等曾提到:“从灾荒大量流民到乱民之间,实仅一步之遥,深入分析中国历史上大大小小的农民起义,有几次没有灾荒背景?由此引发的外族入侵、改朝换代亦不罕见。”⑤
㈡气候对农业的影响
中国历史上气候的数次变化对中国社会历史的发展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而且生产力水平越低,地理环境对人类的影响就越大;社会发展的历史时期越早,人类对地理环境的依赖性就越强⑥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以农为本的农业大国,农业则与气候的变化紧紧相连,尤其是在古代生产力水平比较低下,人们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比较差的情况下,气候对农业的影响显得尤为重要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年三元食品面试题目及答案.doc VIP
- PEP小学英语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测试卷(含听力材料及标准答案).doc VIP
- 万里路测试题及答案.doc
- township梦想小镇攻略-价格-时间-配方表.xls VIP
- 35kV输电线路工程施工强制性条文执行检查表.pdf VIP
- 2025年第三节 妊娠剧吐.pptx VIP
- 2025年第三季度预备党员入党积极分子思想汇报材料.docx VIP
- 医学课件-综合医院中西医结合科(中医科)人员配置和人才培养.pptx VIP
- TCRHA 089-2024 成人床旁心电监测护理规程.pdf VIP
-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傅里叶红外光谱课件.ppt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