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试卷轻巧夺冠105苏教版.docxVIP

六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试卷轻巧夺冠105苏教版.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六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试卷-轻巧夺冠10515-16苏教版(无) 一、看拼音写词语(8分) qí miào wú bǐ yì wèi shēn cháng qǐn shí bù ān qǔ gāo hè guǎ ( ) ( ) ( ) ( ) shí zhǐ lián xīn fēn zhì tà lái kāng kǎi wú sī dú jù jiàng xīn ( ) ( ) ( ) ( ) 二、把成语补充完整,并画出表示“与过去完全相同”的成语(8分) 一发千( ) 一尘不( ) 一哄而( ) 一丝不( ) 一如( )往 一( )而就 一本正( ) 一( )二白 请写出几个开头带“一”的成语。 三、先组词(各组3个),再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不能重复)(10分) 密( )( )( ) 精( )( )( ) 露( )( )( ) 1. 铲车铲掉表面的浮土,一块巨大的石碑( )在考古人员面前。 2. 2004年的印度洋海啸,( )出沿海国家对海啸这样的自然灾害还没有引起足够重视。 3. 人的头盖骨鼓缝之间连接得十分( ),用一般的器械根本分不开来。 4. 学生在学校学到的知识要和社会实践( )联系,加以运用。 5. 手工制作小组用果核雕刻的小猴十分( ),雕刻、打磨、上色等工艺都很( ),看的人无不( )出赞叹的表情。 四、 照样子,把句子写具体(3分) 例:海洋大得很,一眼望不到边。 1.今年夏天真热啊,________ 。 2.辽阔的草原那么大,________ 。 3.早晨的雾可真大呀,________ 。 五、修改病句(6分) 1.他的写作水平明显改进了。 2.由于坚持锻炼,他的体质增加了。 3.我们要不断改正方法,提高工作效率。 4.他终于端正了认真学习的好习惯。 6. 他们已经光荣地加入了少先队员。 六、默写《春夜喜雨》(5分) 七、阅读 晚上,我们全家在门前场地上乘凉。忽然,爸爸笑着对我说:“小玲,我考你几个问题,回答得(  )要准确,(  )要迅速,好吗?”“好!”我爽快地答应。心想,自己是高年级的学生了,能不会回答吗? 爸爸问:“一斤棉花和一斤铁哪个重?”我眼皮一翻,高声答道:“铁重!”“哈哈……”一旁的妈妈、哥哥都笑了起来。我一愣,正在犹豫,爸爸又提醒道:“注意,我问的是一斤棉花和一斤铁哪个重?”我连忙改口说:“一样重?”妈妈说:“对了,要听清问话。” 爸爸又考了:“那么,一立方米的棉花和一立方米的铁哪个重?”这回我特别听清了“一立方米”几个字,“一样重”。 “哈哈……”大家又笑了。我抓了抓头,想了想,恍然大悟道:“哦,这回是铁重。” 接着,哥哥也来考我了:“一斤棉花和一斤铁哪个体积大?”我吸取了前两次的教训,盘算了一会说:“棉花体积大!”“为什么?”爸爸追着问。“因为一斤铁的体积只有一小块,一斤棉花的体积比它大多了!”大家听了,满意地笑了。 这时,爸爸语气平静地说:“(  )遇到什么问题,(  )要认真思考;(  )是很容易的,(  )应该好好想一想,否则会闹出笑话。”我点了点头笑了。 1.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关联词。 2. 选择合适的解释条。(在括号内写上序号) 闹:①不安静 ②吵、扰乱 ③干、弄 (1) 否则会闹出笑话。(  )(2) 方塔街是我市的闹市区。(  ) 乘:①坐 ②在数与数之间进行乘法运算 ③利用 (1) 我们全家在门前场地上乘凉。(  ) (2) 我们一起乘车去公园吧。 (  ) 3.联系短文回答问题。 (1) “我吸取了前两次的教训,盘算了一会说”句中的“两次教训”是指 ① ② (2)最后一节里,爸爸教育我,说了两层意思: 八、作文。(25+5=30分) 题目:笑声 提示及要求:生活中处处充满笑声,在家庭、在学校、在公园……是因为玩得开心?是因为获得成功?是因为遇到喜事?还是因为赢得称赞……是你笑?是我笑?还是大家笑?请选择一件事情写下来。

文档评论(0)

高江辉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