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综合探究六 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航海的比较 活动一:海上实力大比拼 东方航空母舰与西方小渔船 为什么称郑和的船队为“航空母舰”, 而称哥伦布的船队为“小渔船”? 郑和宝船与哥伦布船队旗舰的模型对比 粮船 马船 大 宝 船 战船 水船 坐船 飞燕阵编队 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航海规模比较 载重相当于10倍 最大船只 相当于11倍多 随行人员 范围更广 到达范围 相当于11倍多 船只数 多3次 出航次数 早87年,长16年 时间 比较 哥伦布航海 郑和下西洋 项目 1405—1433年 1492—1504年 7 4 最多时达27800人 最多时1500人 200多艘 3—17艘 长151.8,宽61.6米,载1500吨 长24.5米,宽6米, 载重100吨 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 古巴、海地到南美大陆北缘 郑和下西洋时间早、规模大、路线长 中国当时的航海技术、规模、设备都要远远超过西方 郑和下西洋途径的主要地点: 哥伦布航海途径的主要地点: 郑和下西洋途经的主要地点: 最远到达的地区: 福州 爪哇 锡兰(斯里兰卡) 阿拉伯半岛 非洲东海岸 红海沿岸 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地区 榜葛剌 占城(越南中部) 满剌加(马来西亚) 苏门答腊 见上面笔记路线 哥伦布航海途径的主要地区: 最远到达的地区: 西班牙 加那利群岛 巴哈马群岛 海地岛 美洲 美洲 西班牙出发,经加那利群岛、巴哈马群岛、海地岛等岛屿最远到达美洲 郑和下西洋途径的主要地点: 哥伦布航海途径的主要地点: 最远到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地区 最终到达美洲 活动二:龟兔赛跑 “小渔船”捷足先登发现新大陆 新大陆为什么让小渔船捷足先登?为什么航空母舰发现不了? 观点1 明成祖派郑和下西洋是为了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当时选郑和做使者也有这方面的考虑。因为途经的许多国家信奉伊斯兰教,而郑和出身回族家庭,船队由郑和率领,可以减少隔阂,表示对当地文化的尊重,符合加强海外联系的需要。 观点2 郑和下西洋是为了“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明史·郑和传》) 分析:航海的动机 关于郑和下西洋的动机,还有哪些观点? 两材料认为郑和下西洋的动机有哪些? 宣扬国威,扩大明朝的政治影响 郑和下西洋以政治目的为主 满足统治者对异域珍宝特产的需求 寻找下落不明的建文帝…… 宣扬国威,扩大明朝的政治影响 加强与海外各国的联系 和平交往性质 观点3 葡萄牙人在非洲海岸、印度和整个远东寻找的是黄金;黄金一词是驱使西班牙人横渡大西洋到美洲去的咒语;黄金是白人刚踏上一个新发现的海岸便要索取的第一件东西。(恩格斯《论封建制度的瓦解和民族国家的产生》) 观点4 哥伦布航海的动力是为了获取商业利益, 为新兴资产阶级开辟新的活动空间。 分析:航海的动机 寻找黄金、欧洲对东方贸易 的需要、掠夺土地…… 哥伦布航海以经济目的为主, 利益驱动、殖民掠夺性质 活动三:和平使者与“海盗” 和平使者与“海盗” 当地人的态度各是怎样? 为什么出现这样的反差呢? 奉天承运 皇帝昭曰: *#$^*@%* 郑和每到一国,就向该地国王、酋长赠送珍贵礼品,表示通好的诚意,因而受到所到国家的普遍欢迎。其中所带的物品中最受欢迎的是丝绸、瓷器。 郑和赠送礼物给各国,然后购买当地的珍奇物品,又邀请各国使节访华。 有空来我家玩啊…… 好、好、好…… 活动三:和平使者与“海盗” 和平使者与“海盗” 当地人的态度各是怎样? 为什么出现这样的反差呢? 探讨:航海的影响 积极影响: 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国家的经济交流, 加强了我国和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 1.郑和下西洋的影响 (1)认为郑和下西洋的目的在于炫耀国威 (2)认为郑和下西洋劳民伤财,有损国家利益. 材料表达的观点 “耀兵异域,示中国之富强。”———《明史郑和传》 “三保下西洋,费钱银数十万,军民死且万计,纵得奇宝而回,于国家何益?” ———《殊域周咨录》 郑和下西洋禁或不禁? 可改变方式,发展海外贸易 * * * * 21世纪教育网经纬社会思品工作室制作 版权所有,盗版必究 * 21世纪教育网经纬社会思品工作室制作 版权所有,盗版必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NBT 11223-2023_硅基薄膜异质结光伏组件技术要求.pdf VIP
- 公司运营管理体系建设方案.ppt VIP
- NBT11222-2023光伏组串I-V检测及诊断技术规范.docx VIP
- 中职英语(Book2 苏教版)教案:Unit7 Nice Weather,Nice Mood.doc VIP
- NB-T11221-2023光伏电站频率监测与控制装置技术规范.pdf VIP
- 2023光储系统直流电弧检测及关断评价技术规范.docx VIP
- NBT 11201-2023_彩色镀膜光伏组件技术要求.pdf VIP
- 光伏组件红外热成像(TIS)检测技术规范.doc VIP
- NB_T 11080-2023 光伏组件电致发光(EL)检测技术规范.pdf VIP
- 《2016中文核心期刊一览表》.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