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 * 页 【佳句赏析】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诗人纯用名词连缀成一个意象组合体——选取了鸡鸣、茅店、残月、人迹、板桥、寒霜这些富有特征的意象,极其生动鲜明地描绘出一幅立体的荒山早行图。凄清、寂寞的环境,有力地烘托了出行的艰辛,衬托出思乡的深切。(意象、表现手法)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此联的梦境与前面所写的现实形成鲜明对照,以乐景反衬哀情,反映了诗人的怀乡思亲之情。同时,“思杜陵”又巧妙地同首联的“悲故乡”相呼应,首尾圆合使“早行”之意和“早行”之情都得到了完美表现。(表现手法) 第 * 页 【常考名句】 1.(2019·广西梧州中考)____________,人迹板桥霜。 2.(2018·四川巴中中考,1分)鸡声茅店月,_______________。 3.(2017·四川泸州中考,1分)槲叶落山路,_______________。 4.(2017·浙江温州中考)古代诗词中有些句子全由名词组成,以高度浓缩的语言达到言简意丰的效果,如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的“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温庭筠《商山早行》中也全用名词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鸡声茅店月 人迹板桥霜 枳花明驿墙 鸡声茅店月 人迹板桥霜 第 * 页 【针对训练】 1.(2017·四川广安中考,2分)发挥联想和想象,用自己的话描述“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这两句诗所展现的画面。 鸡鸣之声从朦胧残月下的茅店中传出,行人的足迹印在那板桥凄清的白霜上。 2.(2017·四川广安中考,2分)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抒发了游子在外的孤寂之情和浓浓的思乡之意。 3.“枳花明驿墙”一句中的“明”字用得很妙,请说说妙在何处。 “明”原为形容词,这里用作动词,为“照亮”之意。枳树白花照亮驿墙,衬托出拂晓前的暗,突出了行之早。 第 * 页 八、咸阳城东楼 (唐)许浑 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 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 【诗歌主题】 本诗用云、日、雨、风层层推进,又以绿芜、黄叶来渲染,勾勒出一个萧条凄凉的意境,借秦苑、汉宫的荒废,抒发了对家国衰败的无限感慨。全诗情景交融,景中寓情,通过对景物的描写,赋予抽象的感情以形体,在呈现自然之景的同时又体现了诗人丰富的生活经验,以及对历史和现实的深刻思考。景别致而凄美,情愁苦而悲怆,意蕴藉而苍凉,境雄阔而高远,不愧为唐人登临诗篇中的佳作。 第 * 页 【佳句赏析】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颔联写晚眺远景,寓意深远。诗人傍晚登上城楼,只见磻溪罩云,暮色苍茫,一轮红日渐薄远山,夕阳与慈福寺的姿影相叠,仿佛靠近寺阁而落。就在这夕照图初展丽景之际,凉风突起,高楼顿时沐浴在凄风之中,一场山雨眼看就要来到。这是对自然景物的描摹,也是对唐王朝日薄西山、危机四伏的没落局势的形象勾勒,它淋漓尽致而又形象入神地透露出诗人“万里愁”的真实原因。云起日沉,“风为雨头”,雨来风满,动感分明,含蕴深刻。此联常用来比喻重大事件发生前的紧张气氛,是千古传咏的名句。(景物描写、表现手法) 第 * 页 【常考名句】 1.(2019·四川内江中考,1分)溪云初起日沉阁,____________________。 2.(2019·浙江台州中考)___________________,山雨欲来风满楼。 3.(2019·广东广州中考)古代诗文中的亭台楼阁,往往寄托着作者的情思,岳阳楼承载着范仲淹对国家百姓的忧乐情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黄鹤楼蕴含着崔颢黄昏时临江远眺的乡愁:“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咸阳城东楼留存着许浑对荒废的秦汉两朝宫殿的无限感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许浑《咸阳城东楼》) 山雨欲来风满楼 溪云初起日沉阁 行人莫问当年事 故国东来渭水流 第 * 页 【针对训练】 1.根据本诗内容,概括诗人“愁”的原因。 宦游在外,思念家乡;时局动荡,危机四伏;江山依旧,世事沧桑。 2.简要赏析颈联的表达效果。 颈联从视觉和听觉的角度,写晚眺近景,虚实结合。强调过去的禁苑深宫,现今只是绿芜遍地、黄叶满林,唯有鸟蝉不识兴亡,依然如故。通过今昔对比,表达了世事沧桑的感慨,把诗人之愁从“万里”推向“千古”,吊古之情油然而生。 第一部分 古诗词曲知识梳理 第一篇 过教材 专题知识梳理 九年级(上册) 栏目导航 一、行路难(其一) 二、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三、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四、月夜忆舍弟 五、长沙过贾谊宅 六、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七、商山早行 八、咸阳城东楼 九、无题 十、行香子(树绕村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8年四川省巴中市中考物理试题(原卷版).doc
- 四川省南充市2018年中考物理试题(word版 解析版).doc
- 四川省南充市2018年中考理综(物理部分)试题(pdf版,含答案).pdf
- 重庆2018年中考物理试题(B卷,pdf版,无答案).pdf
- 2018年安徽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中考)物理试题(图片版无答案).doc
- 2018年内蒙古包头市中考物理试题(图片版 含答案).doc
-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2018年中考物理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
- 物理参考答案.pdf
- 广东省2018年中考语文省考真题试卷(word版,无答案).doc
- 广东省2018年中考语文真题(省卷)含答案(word版 ).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