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慧玲)以《评价标准》为导航,让课堂教学更精彩有效.doc

(王慧玲)以《评价标准》为导航,让课堂教学更精彩有效.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以《评价标准》为导航,让课堂教学更精彩有效 今天,我们不再迷茫、不再困惑 ,因为在我们有了《广州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科学业质量评价标准》的指导,这本书给我们在一线的教师指明了方向,为我们在教学中把握教学重难点提供了依据。它对于我们平时的教学遇到的问题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对于大部分的学生要掌握的知识有了底线,我们老师也明确标准。《评价标准》可以在日常教学中进行自我监控,《评价标准》中对“知识和技能”目标的评价标准相对具体一些,使教师更好的把握教学重点,减轻学生不必要的学业负担,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之前我们会感觉有些教学内容不知道要教到什么程度,不知要从哪个方向去教,现在看了这本书以后,自己心里就有底了。《评价标准》让我们能准确把握整册书的教学目标以及各部分知识的评价要求和评价标准。在课堂的教学中,我们只要把握好教学目标、让学生感受数学的乐趣,那么我们的课堂教学就会更精彩有效。 把握教学目标,让课堂更有效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中心,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因此,恰当地把握课时教学目标是教学成功与否的前提。在《评价标准》中明确规定了各年级的教学目标。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根据班级学生实际,在课堂教学中实施教学目标时,要善于观察和调整我们的教学目标,让目标在操作过程显现它的可测性,成为我们课堂教学的标尺,例如:在计算教学中,《评价标准》提倡算法多样化,目的是鼓励学生进行个性化的学习,充分展示每个人的学习潜能。但是学习还有社会性的一面,就是要从与别人的交流中吸取好的“营养”不断完善自己的想法。因此,教师在提倡算法多样化的同时,还要适时组织交流,引导学生在自觉比较、批判中建立起自己的计算方法。 我曾经听过一节“20以内的退位减法”的公开课,那位教师通过情境导入列出算式13-8,先让学生用小棒摆一摆,再让学生与同桌交流自己的方法。在算法交流过程中,学生依次发言,算法交流完成后,教师组织小结时只是讲到,以后你们喜欢哪一种方法就用那种方法去计算。这时学生却热闹起来了,一会说喜欢第一种方法,一会又说喜欢第二种方法,有的学生说每种方法都喜欢。而《评价标准》对这节课的目标要求是要组织学生充分讨论和争辩后,再加上在应用中的体验,学生会在“自我反思”的基础上掌握他自己认为好的计算方法。算法多样化”是新课改背景下数学课堂的一个亮点。但我们教师要知道鼓励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是需要因材施教、才是促进学生充分发展的有效途径。而本节课学习的目标就在于能够理解并掌握“破十减”、“想加算减”计算的方法,逐步提升数学思维水平。但理解和掌握一种新的算法并非轻而易举的事。上述教学中,教师多次强调“你喜欢哪种方法,就用哪种方法算”。教师以为学生凭借一已之力就能达成优化算法的目的。显然,教师过高估计了学生的能力,一个一年级的学生并不具备“自主选择和优化算法”的意识和能力。他们往往感性地认为自己熟悉的、已经掌握的算法是最好的,甚至好学生说的方法是最好的,并喜欢使用这些方法计算,或者就是口是心非。 要想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我认为应该以了解学生,理解教材,把握好教学目标。让我们的教学更具有操作性和可测性,让我们的教学表现形式更具多样性和实现目标的多渠道性。在课堂中只有把握好教学目标才可以激励学生的学习欲望,随时修正我们目标的前行方向,让我们不断完善课堂教学。 感受数学的乐趣,让课堂更精彩 在《评价标准》这本书中,从第一册到第十二册都有这样一个目标要求:“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从这要求我们可以知道,课堂教学不仅是一个认知的过程,也是一个培养情感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只有根据学生的认识规律,心理特征,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氛围,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满怀兴趣地学习,教学效果才会收效显著。如何让学生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如何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怎样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我们就要从以下几点去努力了: (1)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说过:“人们对数学早就产生了枯燥乏味、十分难懂的印象,原因之一便是脱离实际。”《评价标准》要求我们要善于捕捉生活中的数学现象,在数学教学中联系生活中的问题,挖掘数学知识的生活内涵,让数学教学更贴近学生、贴近生活。例如:如把学生生活中遇到的计算电费、水费、储蓄利率、日常买菜、购物等问题,与数学教学联系起来,让学生应用数学知识共同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由于所学所做的都是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事,所以学生学起来、做起来,饶有兴趣。 (2)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学生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为了满足学生的这一种需要,我们就应该在教学中有意识的设置适合学生的问题情境,设计需要学生积极参与的数学活动,那样可以激活学生的求知

文档评论(0)

xcs8885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006513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