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1 -
构建数学文化课堂 凸显课堂生命活力
——读《审视课堂?:张齐华与小学数学文化》有感
最近,一直在拜读张齐华老师的《审视课堂:?张齐华与小学数学文化》。这本书从六个典型的课例,揭开了张老师的课堂是怎样一步一步走向成功的。读完此书,让人深深折服于他的魅力,感叹于他的不懈追求,更激起人深刻的思考。张齐华老师的教学,让人处处有“新奇”之感,难怪会有人评价“听张齐华老师的课,你很难预料到他下一个环节可能会做什么?”,这样的期待,吸引着每一位学生。张老师的设计总是独具匠心,构思巧妙。课堂上,他的睿智,他的幽默,他的博学,带领学生在数学王国里徜徉。
蕴藏数学文化的课堂
“数学文化”,初看给人的感觉是那样的高深、那样的雅致,让人感觉有点“高不可攀”。可张齐华老师却一路追寻着“数学文化”,形成对“数学文化”新的思考。在他的课堂上,努力从数学概念、数学规则、数学思想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四个方面切入,随处都可以触觉到“数学文化”的魅力。他关注学生数学思考的提升、数学思维方式的培养、关注数学精神品质的有机渗透,追求数学文化的价值,让人时刻能领略到“数学美”。
张齐华老师《圆的认识》一课,经过两次打磨,实现了由外向内的华丽转身。第一次执教《圆的认识》一课,张老师以其唯美的音乐、画面、色彩以及颇富抒情与感染力的教学语言,让人感受到了一种“别样的数学课堂”。原来“数学,也可以如此美丽。”五年后,张老师对《圆的认识》一课开始了新一轮的探索与实践。尽管困难重重,但张老师坚信:路总会重新走出来的,只要你愿意去开辟。最终,凭着他的执着,他的努力,他的超越,成就了一节展示朴素之美的数学课。这节“三无”课件(无声音、无画面、无色彩)的课,展示了张齐华老师对数学本质的挖掘达到了“淋漓尽致”的地步。
创设情趣盎然的情境
在教学中,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情境下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学习中去。我们现在有很多教师过分的追求“情境”,“为了创设而创设”,而忽视了“为什么要这样创设”的重要问题,忽略了数学课的“有效性”。那么数学情境的创设应该与所要探索的知识有内在的联系,根据实际需要结合具体教学的内容,为了更有效地实现教学目标、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而创设的,适合于学习主体并使其产生积极的良好情感反应的学习环境
在张齐华老师的课堂上,总是设置一些有效的情境,可以是生动有趣的童话故事、可以是新颖别致的操作情境,还可以是妙趣横生的问题情境等等。如《分数的初步认识》一课,张老师出示自己1周岁时直立的照片,创设猜想分数的情境,让学生在观察、比较、估计等操作活动中加深了对分数的认识,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交换律》从课始“朝三暮四”的故事情境,为学生搭建了思考的平台。
是啊,“创设情境”应针对不同年龄的学生以及不同数学内容去思考,为学生创设有目的性的,有价值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生动现实的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掌握数学知识。
富有独特魅力的语言
我们教师最重要、最基本的职业技能就是口语表达。一个教师说话水平的高低、口语能力的强弱,直接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张齐华老师的教学语言既有数学教师的准确、凝练,又有语文教师的激情、诗意的,加上在课堂上快捷的反应与准确的判断,又使其教学语言多了一份特有的敏锐与智慧。他的课堂评价是那么的生动丰富,那么的机智巧妙。“我跟你握手不是我赞成你的说法,而是感谢你为课堂创造出了两种不同的声音。想想,要是我们的课堂只有一种声音,那该多单调啊!”“两种观点,两种声音,怎么办?”亲切的话语,关注的神情,促使学生再次探索,重新整合,推动课堂生成。“你的发言有闪光的地方,但也有些小问题,先说说你的问题好吗?”允许学生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努力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环境,让学生自主发展。不经意的一句评价语,一句鼓励话,总能将学生的学习情绪调适到最佳状态,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学习中。张齐华老师的语言是生动的、幽默的、而又独特的,紧紧吸引住学生,深深打动了学生。如此的语言功力非一日所成,我深深认识到:唯有不断地提升锻造自己,不断地增强自己的文化功底,才能象张老师那样“游刃有余”的驾驭在数学课堂上。
彰显教学智慧的细节
课堂是由多个细节组成的,要成就精彩课堂,还需要我们不断从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出发去关注每一个课堂细节。细节虽小,却能折射出教育的大理念、大智慧,不是说“细节决定成败”吗?《分数的初步认识》一课,借助于三张纸条,通过猜想、验证、比较、讨论等活动,呈现了一节充满灵性的课堂,这一切都归功于张老师注重了细节。我们教师要充分地钻研教材,善于发现教学细节,从细微处入手,时刻关注学生,把有限的课堂变成人人参与,个个思考的无限空间。
张齐华老师的座右铭“不重复别人,更不重复自己”,这促使着他不断地思考、不断地创新,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四川省成都七中育才学校七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docx
- 2024都市人群科学护肝白皮书.pdf
- GSMA:2025中国移动经济发展报告.pdf
- 2024年北京农业职业学院招聘笔试真题.docx VIP
- 铁碳合金相图(超清楚版).pdf VIP
- Unit 5 Humans and nature Lesson 3 Race to the pole 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高中英语北师大版(2019)必修第二册.docx
- TZS 0061-2019 透水沥青混凝土路面技术规程.docx
- 义务教育版(2024)三年级信息科技 第28课 初识人工智能 教案.docx VIP
- 瑞文标准智力测验:72题.pdf
- 叠后约束稀疏脉冲反演invertraceplus中文培训教程_8v.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