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地层学的定义及相关术语 1、地层学:又称层位学。是一种判定遗址中诸堆积形成先后过程或次序,来研究遗存之间相对年代早晚关系的方法,也是科学地获取考古学资料的理论基础。最早来自于地质学的地层学,但不等同于地质学的地层学。 安特生(Andersson.J.): 瑞典·中国北洋政府顾问 ——中国新石器时代考古学的引进者 1921年 发掘河南渑池仰韶村、不召寨、杨河村和辽宁锦西沙锅屯。 1921—1922年 调查河南郑州秦王寨、牛口峪、池沟寨。 1923—1924年 青海洮河、湟水等地进行考古调查和发掘。 1925年发表了《甘肃考古记》一书,将甘肃、青海地区的远古文化分成齐家、仰韶、马厂、辛店、寺洼、沙井六期。 字济之,清华学堂毕业(1918) 哈佛大学博士(1923) 中央研究院第一届院士(1948) ——中国最早进行田野考古工作的学者 1926年 山西夏县西阴村遗址的发掘 (中国学者第一次独立主持的考古发掘) 1929年 河南安阳小屯殷墟的发掘 1930—1931年 与吴金鼎、梁思永发掘山东历城龙山镇城子崖遗址 梁启超次子, 清华学校留美预备班(1923) 哈佛大学硕士(1930) 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所长(解放后) ——廿世纪30年代田野考古学的巨人 1930年 黑龙江齐齐哈尔昂昂溪遗址的发掘 1931年 河南安阳“后岗三叠层”的发现 主编《城子崖》(1934),中国第一部大型田野考古报告 在实际运用地层学的过程当中,主要有两个任务。 第一,区分堆积:依土质土色 第二,判断堆积的早晚:依靠叠压、打破关系。 2、堆积: 由人类活动而导致在不同时期以不同方式堆积起来的物质,在考古学上统称为堆积。 地层堆积:是指大面积的呈层分布的堆积。 遗迹堆积:是相对地层堆积而言的范围较小的一种局部堆积。 选自《奉节县头堂包遗址2002年发掘报告》 3、单位: 每一个地层堆积和每一个遗迹堆积在考古学上被称为一个单位,它是考古学中最常用的一个代表时间和空间的量。 4、叠压与打破 叠压:是指在一种堆积的表面形成一种堆积即压另一种堆积的现象。 打破:是指一种堆积,在形成的过程中对原有堆积的破坏,这种现象在考古学上被称为打破。 5、层位与层位的关系 层位:是指单位在堆积次序中所处的特定位置。 层位关系:是指单位与单位之间的叠压或打破关系。 二、地层学的基本内容 1、直接发生叠压或打破关系的堆积,一定是被叠压或被打破的堆积,在年代上早于叠压它或打破它的堆积。 2、任何遗迹堆积都是在某一时期的地层表面上形成的,因此确定遗迹堆积形成的年代主要是看它的基底或开口处于哪一个层面。 3、现在我们发现的地层往往比实际形成过的地层要少,现今分辨出的地层交界面不一定是地层原有的表面,坑穴一类的遗迹开口也不一定是原先的开口层面。 4、两个地层之间开口的一个遗迹单位。 可能(1)与它打破的地层年代相同 (2)与叠压它地层年代相同。 (3)与叠压它或被它打破的底层都不同而是介于二者之间。 同时开口在一个地层之下的两个遗迹单位,其年代形成也是有三种可能性: (1)A早于B(2)B早于A(3)A、B同时 5、遗迹的建造、使用和废弃是三个不同的时间概念,因此同一个遗迹的内部堆积有时可进一步分出使用堆积和废弃堆积,在时间上前者早于后者。 6、晚期堆积可以出早期遗物,早期堆积不能出晚期遗物。要按照堆积中最晚的遗物确定其年代。 7、堆积有原生堆积和再生堆积之分。因此,在区分堆积及其内含物的早晚时,一定要先判断堆积的性质,即是原生的还是再生的。 三、地层学的重要性与局限性 1、重要性: 在纵向联系方面,以地层学为指导,可以使我们获得有层位关系的资料,从而为遗存相对年代早晚的研究提供坚实的基础。 在横向联系方面:以地层学为指导可以使我们获得有共存关系的资料。从而为确定遗存之间的空间位置关系提供了必要的前提。 2、局限性 第二节 遗存的收集 一、遗址的发掘 1、发掘的基本程序 (1)布方: 探方的结构: 探方一般由主体、 隔梁和关键柱 三部分组成。 探方的方向: 探方的规格: 探方的坐标基点: 怎样布方? 探方的编号: 1)按顺序编号 2)按区编号——象限法 3)按年度编号 4)按坐标编号——可与年度、分区编号相结合 (2)发掘 (3)取物 (4)记录 2、考古发掘的基本原则 (1)根据土质土色区分各种堆积,依据叠压打破关系判断堆积的早晚 (2)由上到下,由晚到早地进行挖掘(先挖晚的后挖早的)层位相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