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七节 二里头文化与夏文化的关系 一、夏文化探索历程 二、夏商分界问题 三、“早期夏文化”与“新砦期”遗存 一、夏文化探索历程 中国历史上在商王朝以前还有一个夏王朝 《尚书》、《诗经》、叔夷镈铭、秦公簋铭、《史记·夏本纪》和《殷本纪》 考古学上讨论的“夏文化”,不是指夏代的文化,而是一种以夏族为代表的国族所创造和使用的考古学文化。 若从考古学上判定一种文化遗存属于夏文化,必须考虑文献记载的夏王朝的年代、夏国的地域范围和夏人应当具备的文化特征这三个方面与这种遗存是否吻合。 夏人活动地域的相关记载 古本《竹书纪年》:“太康居斟鄩,羿亦居之,桀亦居之。” 《史记·夏本纪·正义》引臣瓒曰:“斟鄩在河南。” 《国语·周语上》:“昔夏之兴也,融降于崇山……昔伊洛竭而夏亡。” 《逸周书·度邑》:“自雒汭延于伊汭,居易无固,其有夏之居。” 《左传》记载禹之父曰“崇伯鲧” 判定夏文化的必备条件 其一,只有确定早商文化,才能往前推定夏文化。 其二,只有确定成汤亳都之所在,才能确定早商文化。 夏文化探索的三个阶段 20世纪20~40年代,一些史学家(如徐中舒、翦伯赞、范文澜)将已发现的仰韶文化或龙山文化遗存作为探索夏文化的对象。 20世纪50~80年代初期,以1959年徐旭生调查豫西“夏墟”为标志,中国考古界从此进入有目的、有计划地通过田野考古探索夏文化的新时期。 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今,由于偃师商城的发现,学术界对二里头文化主体是夏文化的观点已基本达成共识。 第二阶段的百家争鸣 “西亳说” (二里头遗址是成汤所居之亳) 二里头一二期为夏文化,三四期为早商文化(赵芝荃、殷玮璋等) 二里头一至三期为夏代中后期,四期或其晚段进入早商时期(孙华) 二里头一至四期都是夏文化,夏商文化是曾经并行的两支不同的文化系统(邹衡) 发现三期基址 “郑亳说” (郑州商城是亳都,二里头遗址是夏都) 二里头一期和豫西龙山文化为夏文化,二里头二三期为早商文化,夏、商文化是同一族系文化的不同发展阶段(郑光) 发现二期基址 二里头文化应是太康失国、后羿代夏之后的夏文化,以煤山二期为代表的豫西龙山晚期是早期夏文化(李伯谦) 第三阶段的主流趋同 “西亳说” (二里头遗址是成汤所居之亳) 以赵芝荃为代表的绝大多数支持者转而指认偃师商城是西亳,即《汉书·地理志》中所载“殷汤所都”,承认二里头遗址应是夏代的国都,即文献所载“斟鄩”故址。 二里头文化一至四期就是夏文化,包括新砦期遗存在内的早于二里头文化的文化遗存和晚于二里头文化的文化遗存,都不是夏文化(邹衡) “郑亳说” (郑州商城是亳都,二里头遗址是夏都) 二里头文化的主体是夏文化,但夏文化的上限应前推至二里头文化一期之前,早期夏文化应包括新砦期遗存、甚至包括王湾三期文化晚期遗存(李伯谦) 1983发现偃师商城 二、夏商分界问题 偃师商城小城,尤其是其宫城的始建年代可以视为商代开始的时间界标,其年代大致是二里头四期偏晚阶段。 二里头一号基址内外晚期遗迹分布图 采自《文物》2008年1期 三、“早期夏文化” 二里头文化应当就是夏启征伐敌对势力并在广大区域内推行强权之后所形成的以夏人为代表的一种国族的文化。它的形成前提,乃是夏王朝在嵩山南北的出现及其地位的确立。 二里头文化的最终形成,从时间上应相对滞后于夏王朝的出现。因此,王湾三期文化与煤山文化的末期或“新砦期”的绝对年代,都有可能已入夏代。但是作为可确定的夏代的夏文化则只有二里头文化。在此之前显然不能有,也不可能有所谓的“早期夏文化”。因为那时,作为一种国族文化的夏文化还未形成。 ——王立新:《也谈文化形成的滞后性》,《考古》2009年第12期。 关于“新砦期”遗存 1、“新砦期”的提出与确认 得名于新密新砦遗址第二期文化遗存 2、新砦遗址聚落布局的新探索 目前已知新砦遗址总面积达100万平方米,中心区发现与祭祀有关的大型浅穴式建筑基址,外围则发现有内、外壕沟及城墙等防御设施。 采自《考古》2009年第2期 新砦期大型浅穴式建筑 DF内部和墙壁上未发现承重柱柱洞,活动面上留有千层饼状砂质土层。 性质可能属墠或坎类的祭祀活动场所。 采自《考古》2009年第2期 豫西地区龙山晚期、新砦期、二里头一期典型陶器演变图 关于新砦期遗存性质的几种观点 1、新砦期遗存是王湾三期文化与二里头文化之间的过渡性遗存,属于早期夏文化。(李伯谦、赵春青等) 2、新砦期遗存应归于二里头文化一期的一个组,二里头一期文化是早期夏文化。(李维明等) 3、新砦期遗存与二里头文化第一期合并成一个独立的考古学文化,称“新砦文化”。(杜金鹏) 4、新砦期遗存是龙山晚期嵩山南北文化整合的产物,不宜归属于其前其后的任何一个考古学文化。(王立新) 附:东下冯文化 一、发现与命名 二、分期、年代与分布 三、文化特征 四、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基于springboot的校园二手交易小程序.docx VIP
- 小升初英语一般将来时专项训练.pdf VIP
- 17J008 挡土墙(重力式、衡重式、悬臂式)(最新).pdf VIP
- 《非麻醉医师实施口腔诊疗适度镇静镇痛专家共识》解读.pdf VIP
- 2023水电工程建设征地移民安置技术通则.docx VIP
- YY 0017-2016骨接合植入物 金属接骨板.pdf
- 银行业金融机构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考试题库及答案——2024年整理.pdf
- 12第二编 第三章 司马迁与史记.pptx VIP
- 标准图集-23S519-小型排水构筑物.pdf VIP
- 16第二编 第七章 汉代文人诗.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