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雷峰塔考古发现 一、雷峰塔的建造者与年代 (一)建塔人 五代吴越国最后的国王——钱俶,毕生笃信佛教,至死不渝。钱俶统治两浙期间,造经幢,刻佛经,兴建寺院宝塔不计其数。在他为王的31年间,杭州的寺院佛塔数目骤增,使杭州成了名副其实的“东南佛国”。 (二)建造年代 公元971年建造,977年完工。雷峰塔落成仅一年左右,978年吴越亡国。 (三)倒塌年代 北宋方腊军队攻陷杭州城,撤军时火烧雷峰塔,南宋修整。南宋时一场火灾使得雷峰塔再也没有恢复元气,元明清仍有残破塔体,1924年倒塌。 二、关于雷峰塔的传说 明代作家冯梦龙《警世通言》第二十八回《白娘子永镇雷封塔》 ——《白蛇传》: “西湖水干,江湖不起,雷峰塔倒,白蛇出世”。几经改造的《白蛇传》在民间广泛流传,与“孟姜女哭长城”、“牛郎织女”、“梁山伯与祝英台”并称为我国四大传说之一,影响遍及全国。 白蛇传——起点在断桥 白蛇传——终点在雷峰塔 三、考古发掘成果 为重建雷峰塔,2000年2月—2001年7月,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发掘了雷峰塔塔基。 (一)塔的基本结构 考古发掘发现,雷峰塔五代遗迹由保存较为完好的塔基、副阶、地宫及残存的部分塔身构成,南宋及以后重修的外围建筑则有僧堂、道路、散水等。 1、塔基 佛塔的基础部分,雷峰塔塔基为等边八角形,主体部分为生土台基,四周砌有磐石基座。 唐代以后佛塔多以砖、石或夯土作塔基,而雷峰塔以未经夯筑的土台作塔基。 塔基基座表面雕刻象征佛教“九山八海”的须弥山、海涛,有些石面上还雕刻似鱼似龙的摩羯图案。 塔基基座东、西两面的正中位置设有面阔5m的踏步以登副阶,西侧的踏步在南宋重修时已被废弃。东侧的踏步,宽度亦减至不足3m。 2、塔身 八边形,对径25m, 是现存五代时期佛塔中 体量最大的。残存其底 层部分,保存最高的地 方尚有5m。 为套筒式回廊结构, 由外及里依次为外套筒、 内回廊、内套筒、塔心室。 内、外两层套筒用砖实砌而成,砖缝之间只用黄泥粘接,不用石灰。 回廊、门道、塔心室是可以自由进出活动的空间。外套筒每边正中各设一门。 塔心室处于塔身正中间,平面呈八边形,转角间也各有一个柱洞,雷峰塔地宫就处于塔心室下面。 植物 花卉 瓦当 莲花纹瓦当 (二)地宫的发现 1、地宫 古印度,舍利并不深埋地下,而是直接藏于塔内。佛教传入中国后,逐渐与中国传统的埋葬制度结合起来,产生了瘗埋舍利的地宫。地宫是佛塔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位于塔心部位的塔基下方,用以保藏佛祖舍利、供养法器及善男信女施舍的财宝。 北魏孝文帝修建的河北定州太和五年(481年)塔基,用夯土筑成,舍利石函直接埋于土中,是目前所知最早的纪年舍利塔基。 隋代佛塔塔基开始在舍利石函的四周砌护石和砖墙。 唐代,仿墓室的地宫正式形成。甘肃武周延载元年(694年)的大云寺塔基中,地宫已出现,同时还使用了金棺银椁。直接仿效中国古代墓葬葬俗,这是舍利瘗埋制度划时代的变革。 唐代仿墓室的地宫出现 之后,南北地宫形制就逐渐 出现分野。北方地宫多仿自 带斜坡墓道的土洞墓式样, 外观呈横穴式,如扶风法门 寺塔地宫。 南方地宫则多仿 自竖穴状土坑墓,以 砖石搭建,如雷峰塔 地宫。 地宫内的铁函 (三)地宫出土文物 纯银阿育王塔 通高35.6cm,分为底座、 塔身、塔身四角耸立四根蕉 叶状山花、塔身正中五重相 轮塔刹。每部分均锤鍱成型, 整体铆焊套接。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