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纪地质与环境 第六章 第四纪冰川与环境.ppt

第四纪地质与环境 第六章 第四纪冰川与环境.ppt

  1. 1、本文档共6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 大陆冰川 目前只发育在两极地区。面积和厚度都很大,冰流不受下伏地形影响,自中央向四周流动。 3 高原冰川 也称冰帽,是大陆冰川和山谷冰川的过渡类型。冰川覆盖在起伏和缓的高地上,向周围伸出许多冰舌。 4 山麓冰川 数条山谷冰川在山麓扩展汇合成为广阔的冰原。它是山谷冰川向大陆冰川转化的中间环节。 四、 现代冰川的分布特征 全球分布 世界上冰川总面积达14.49×106km2 ,约占世界陆地面积的10%。 资料来源: IPCC(1996)(Climate Change 1995, the Science of Climate Change, 272pp) 四、现代冰川的分布特征 全球分布 中国冰川分布 贡嘎山 祁连山 天山 昆仑山 唐古拉山 喜马拉雅山 念青唐古拉山 喀喇昆仑山 东帕米尔 阿尔泰山 四、现代冰川的分布特征 中国冰川分布 全国: 冰川条数:46298 冰川面积:59406km2 冰川储量:5590km3 山 系 冰川条数 冰川面积 冰储量 条数 km2 km3 阿尔泰山 403 280 16 萨吾尔山 21 21 17 天山 9081 9236 1012 帕米尔 1289 2696 248 喀喇昆仑山 3454 6231 686 昆仑山 7694 12266 1283 阿尔金山 235 275 16 祁连山 2815 1931 93 羌塘高原 958 1802 162 唐古拉山 1530 2213 184 冈底斯山 3538 1766 81 念青唐古拉山 7080 10701 1002 横断山 1725 1580 97 喜马拉雅山 6475 8412 709 总计 46298 59406 5590 四、现代冰川的分布特征 中国冰川的分布 全球变暖、冰川和冰盖融化促使海平面上升,海洋面积扩大,蒸发增加,由海洋上水汽输送到大陆,大陆降水亦相应增加 据计算,目前全球冰川的平均年消融量约3000km3,近乎全球河流水量的3倍。冰盖消融量的增减,将直接影响海平面的升降。 如在2万年前的末次冰期盛时,水分集中在冰盖上,海面比现在低140米左右,现在渤海、黄海、东海等大部分转为陆地,台湾与大陆联成一片,夏季风萎缩,陆地上降水量大幅度减小,从东北到长江流域的降水可能不足现代的一半。气候较现代冷、干 云 Sun 冻土 海洋 海冰 大气-海冰耦合 生物体 大气-冻土耦合 冻融过程 地面特性、反射率、植被等变化 大气-冰雪耦合 冰川积雪 CH4 CO2 N2O 太阳幅射 大气-陆面耦合 面积、反射率等变化储存环境记录 水份循环 海平面 海洋温度 敏感指示器 冰冻圈与气候系统 H2O N2 O2 CO2 O3 面积、反射率等变化 冰盖-雪 冻土和 多年冻土 热量交换 气体交换 积雪 表层能量 和水平衡 径流 河冰和湖冰 能量交换 径流输送 冰川/冰盖/冰架/冰山 物质平衡 海冰 表层能量平衡,生长与融化 海 洋 海面变化、 海面温度和盐度、 大洋环流 大 气 气温、降水、辐射、环流、云 陆 地 土地覆盖、地形、 地面温度、 土壤水分 冰冻圈与气候系统相互作用示意图 冰雪圈虽是气候的产物,但一经生成,又对气候有重要的反馈作用,成为气候形成的重要因子 冰冻圈与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和生物圈共同构成地球系统五大圈层 气候系统变化的灵敏的指示器(冰川末端进退、厚度增减、面积扩缩可反映气候变化状况) 冰冻圈是古气候和古环境的重要信息库,储存有很多气候与环境变化的信息。 如在南极冰盖钻取的Vostok冰芯、Dome C冰芯中分别包含了地球42万年和72万年以来的气候变化信息。 冰川是宝贵的淡水资源 南北极冰盖是地球上最大的潜在的淡水资源,占全球总淡水量的77%,相当于71m的世界海平面变化。我国的冰川冰储量约为5590km3,占亚洲冰川总量的一半多。在西北内陆流域,冰川融水量约占河川径流量的1/4,是一些绿洲农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 冰雪灾害妨碍交通、旅游的发展,危害工农业生产。 如雪灾、道路风吹雪、雪崩灾害以及冰湖溃决洪水、冰川泥石流等严重影响我国西部地区的农、牧业生产和交通、通讯的安全。冰凌和海冰、冰山等对航运、海上采油等造成危害。 (泰坦尼克号邮轮的沉没等) 一、冰川的形成 二、现代冰川的分类 三、现代冰川的分布特征 四、冰川学在全球变化研究中的作用 一、冰川的形成 冰川是分布在陆地表面能够长期存在并具有运动特性的自然冰体,它是大气中各种形式的降水在特定地形单元内经沉降、压实、变质等过程转化成的具有运动特性的自然冰体。 冰川是在一系列外部条件和内

文档评论(0)

today-is-pqsczl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