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遥感原理实习8岩性地层.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6、 H—186 J--K与Pt不整合接触 位于我国北方某地。像片中南部为元古界Pt一套变质岩系,褶皱明显,产状变化大。像片东北部为侏罗—白垩系的一套碎屑岩,产状平缓,向北东倾,地势高于元古界地层,底部厚层状岩层,可见清楚的不整合覆于Pt之上。 Pt变质岩系褶皱发育,构造线方向的不协调,彼此截断,以及在东南断续见有呈线状排列的断层三角面,均显示Pt变质岩系内部存在北西—南东向及北东向转北北西向二组断裂的可能性。 17、 H—49 广西D3—C1地层分析 位于广西融安地区。像片中的影像由于岩性不同产生明显差异,具体岩性及影像特征从东向西简述如下: D3灰岩:深灰色调,岩溶发育。 C11-1:下部为扁豆状灰岩,上部为灰岩夹硅质团块状灰岩及白云岩,浅灰色调,岩溶地貌次于D3,具龟裂花纹,多角状河谷。 C11-2:上部为硅质、白云质灰岩,中部钙质泥岩,呈灰色调,具微弱的岩溶地貌,形成较密的溶沟。 C12:为砂岩、粉砂岩、泥质粉砂岩,下部以砂岩为主,夹粉砂岩,呈灰色色调,地形上形成山坡,分布有平行而密集的冲沟,无岩溶特征。 C13:硅质灰岩及灰岩,灰色色调,表面光滑均匀,具微弱的岩溶地貌特征,水系不发育。 18、 H—33 在熟悉H—33上的地层柱状图及文字资料后,认真观察分析影像地层单位的解译标志,并列出地层影像特征简表,逐行描述。 H—33 贵州西部某地一套从二叠系至三叠系陡倾斜地层的影像特征,从色调、影纹、水系、地貌、植被等特征综合对比可区分不同岩性段。现将岩性从新到老简述如下: T2f(法朗组):灰白—浅灰色含燧石团块灰岩及白云质灰岩。 T2g(关岭组):上部为浅灰色白云岩,中部为浅灰至深灰色灰岩夹泥质灰岩及白云岩,下部为黄、黄绿、暗紫色页岩夹泥质灰岩。 T1yn(永宁镇组):为灰色灰岩为主,夹泥灰岩及杂色页岩。 T1f(飞仙关组):为杂色粉砂岩、泥岩夹砂岩及少量灰岩。 P2d+c+l(大隆组、长兴组、龙潭组):灰、黄色砂岩、含砾砂岩、粉砂岩、泥灰岩夹煤层。 实习8 岩性地层解译 一、目的要求 1、掌握沉积岩的解译标志;初步掌握区分砾岩、砂岩、砂页岩、灰岩的影像特征;进一步熟悉水性类型、影纹图案、地貌等解译标志 2、初步掌握侵入岩及喷出岩的解译标志 3、熟悉区域变质岩的解译标志 4、认识地层角度不整合的解译标志并掌握分析方法;熟悉遥感地层单位的分层原则并掌握建立遥感地层解译标志的方法 二、实习用片 实习4 沉积岩 H-34 H-141 H-142 Hs-26 Hs-27 Hsh-4 Hsh-5 Hgx-33 Hgx-34 Hgx-108 Hgx-109 实习5 岩浆岩与变质岩 H-55 H-56 H-63 H-64 H-77 H-78 H-191 H-192 Hgx-70 Hgx-71 A-1178 H-20 Hgx-168 Hgx-169 Hgx-170 实习6 地层分析 H-33 H-49 H-63 H-64 H-94 H-95 H-186 三、实习内容 1、 Hgx—108、109 砂砾岩 位于桂林东南某地。像片大部地区出露下白垩统紫灰、紫红色凝灰岩、泥质砾岩、砂岩、粉砂岩。砾岩呈深灰色色调,具钳状沟头树枝状水系,沟底平而主沟略宽,有耕地,山脊明显而圆滑但无一定走向,呈似菊花状或龟裂状展布。由于局部陡峻地形(砾岩陡坎所致)造成的阴影而形成影纹图案上具分布不均匀的暗色斑块,其上分布少许植被呈斑点状影纹,区别于页岩、泥质砂岩。紫红色砂岩、粉砂岩呈浅灰色色调,圆斑状影纹,孤丘极平缓,相对高差小,坡面光滑,多残坡积(呈不均匀、不规则状的浅灰色斑块),多耕地与村镇,植被发育,随着泥质成分的增多,地形愈趋平缓,耕地广布,村落密集。 2、 H—34 砂岩 (解译标志已看过) 观察黔中飞仙关砂岩中的羽毛状水系。像片中部出露下三叠统飞仙关组砂岩,色调浅灰,因含泥质较高,其上冲沟发育,呈密集的羽毛状水系,冲沟间的山梁多为次棱角状,总体构成均匀碎块状纹形。 3、 H—141、142 粉砂岩、砂质页岩、硅质页岩夹石英岩等碎屑岩 位于海南南部某地。像片东部是上边描述的寒武系碎屑岩,呈较均匀的浅灰色调,具不明显的似平行状羽状水系,形成浑圆岭脊的丘陵地形,最小冲沟与地层走向一致,呈北东—南西向展布。像片西部是燕山期花岗岩,呈浅色色调,形成

文档评论(0)

today-is-pqsczlx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