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钢结构设计讲义-第五章.pptx

  1. 1、本文档共7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 五 章受 弯 构 件1§5.1 梁的种类和截面型式型钢梁组合梁梁按制作方法分当跨度和荷载较小时,采用热轧型钢梁和冷弯薄壁型钢梁。当型钢梁不能满足要求时,采用组合梁,组合梁用钢板焊接、铆接或螺栓连接而成。 如工字形梁、箱形梁。梁的设计包括梁的强度计算、刚度计算、整体稳定计算、局部稳定计算。§5.2 梁的强度和刚度梁在对称轴平面内的弯矩作用下,截面中的正应力发2展分四个阶段:yσ fσ = fσ = fσ = fyyyyMxxa弹性核心M MM=MM y M MM=MyyPP1. 弹性阶段开始受荷时,截面边缘应力σ fy ,随着荷载增大,截面边缘纤维屈服,这时弯矩称为屈服弯矩。M y=Wnx fy 2. 弹塑性阶段Wnx:绕 x 轴的净截面抵抗矩荷载继续增加,塑性变形由边缘向内扩张,中间部分仍保持弹性。 截面仍保持弹性的区域为弹性核心。3. 塑性阶段荷载继增,至弹性核心消失,截面全部进入塑性。3此时的弯矩称塑性弯矩,是梁能承担的极限弯矩。yσ = fσ = fσ fyσ = fyyyyMxax弹性核心M M y M=MM y M MM=MyPPMp=Wpnx fy=(Snx上+Snx下)fy 式中:Wpnx :是净截面的塑性抵抗矩;Snx上、Snx下:分别为中和轴以上及以Mp下净截面面积对中和轴 的面积矩。变形继续增加,而弯矩保持不变的截MMp面称为形成塑性铰。My4. 强化阶段(应变硬化阶段) 应力有所增加。4vσ = f塑性弯矩和屈服弯矩的关系仅与截面的几何性质有关,而与材料强度无关。fyσf(y据弹塑性阶段的应力分布建立方程∫Ae ∫Ap y y dA + y f ydAAe Ap0y dA= f y ( + ydA ) = fAp0= f y ( W nx + W pnx ) = M y + MpM =y σ dA +y fdAy0yf y y∫∫σy=y0=)y∫2I nxy 0+∫)(AeWpnxyy式中:Ae、Ap :分别为截面弹性区域和塑性区域的面积 Inx、Wnx :分别为截面弹性区域对 x 轴的惯性矩和抵抗矩Wpnx :截面塑性区域对 x 轴的塑性抵抗矩所以My=Wnx fyMp=Wpnx fy5以矩形截面来讲: Inx b (2 y0) 12Wnxy0 y0 2 2b y若全截面弹性 W nx3hW pnx = 2 y(bdy) y若全截面塑性 W pnx = 20= = 1.5M y W nx3= =h 2= = W pnx60y(bdy) = W nx4 ρ:称为形状系数2b h= 0= 0W=0∫20h2b h∫2M p W pnxρ =说明仅与截面的几何性质有关,而与材料强度无关。圆截面ρ=1.7; 圆管ρ=1.27;工字形截面ρ=1.1~1.2;因翼缘和腹板的面积比不同,ρ是一个范围。6一. 弯曲正应力弹 性 设 计: 仅边缘屈服,材料的强度性能未充分发挥;弹塑性设计:即允许截面有一定的塑性发展, 塑性发展区深度a = (1/8~1/4) h,梁的设计引入截面塑性发展系数γ 、γx y塑 性 设 计: 出现塑性铰,导致变形过大。一根梁中只允许形成一个塑性铰,故塑性设计仅限于等截面梁。单向弯曲:σ = ≤ f 双向弯曲:σ = + ≤ f γ x Wnx γx Wnx γ y WnyMpMyMxMx式中:Mx、My :绕 x 轴和 y 轴的弯矩;Wnx、Wny :对 x 轴和 y 轴的净截面抵抗矩;7注意:① 若按弹性设计,取γx=1.0,γy=1.0对需要计算疲劳强度的梁,宜取γx= γy=1.0② 若梁受压翼缘的自由外伸部分b/t介于13 235 fy之间,应取γx=1.0;15 235 f和y③ 双轴对称工字形截面,当考虑截面部分发展塑性时,宜限制翼缘与腹板的面积比,即: b1t / h0tw1 b1:翼缘宽度二. 剪应力VS 剪应力近似分布 f VI t w式中:V:剪力; I:毛截面惯性矩; tW:腹板厚度;τ = ≤S :计算截面以上或以下毛截面对中和轴的面积矩fv :钢材的抗剪强度设计值。型钢腹板较厚,一般均满足抗剪要求,不必验算。8但当剪力最大截面处,截面有削弱时,要验算。三. 局部压应力、当梁受腹板平面内的固定集中荷载且该处无支承加劲肋,或受有移动的集中荷载,应验算腹板高度边缘处ψFFFσc的局部压应力: = ≤ fl z t w式 ψ :集中荷载增大系数;中: 对重级工作制吊车梁 ψ = 1.35 其它梁及支座处 ψ = 1.0F:集中荷载,对动力荷载应考虑动力系数; :集中荷载在腹板计算高度上边缘的假定分布长度。集中荷载从作用处以1:1(在轨lz50(或 a)道高度范围内)和1:2.5(在翼缘高度范围内)扩散,均匀分布于腹板 计算高度边缘。l z = a + 5hy

文档评论(0)

江湖笑笑生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