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沟鞭藻特征概述
沟鞭藻属甲藻门(Pyrrophyta),沟鞭藻纲
(Dinophyceae),现为沟鞭藻门(Dinoflagellata) ,为一种原始的真核有机体(Evitt,1985;Fensome,Riding Taylor,1996)。
单细胞为主,浮游,个体微小,一般为20-250μm。
沟鞭藻是构成现代海洋中食物链的重要基础部分(有人称为“海里的草”),也是主要的氧气制造者,在淡水和半咸水的湖泊等水体中也存在。
最早的化石纪录为晚三叠世。
;; 更重要的是石油和天然气等烃类矿产资源的生产者(郝诒纯和茅绍智,1993)。
个体微小,具抗酸性外壁???广泛的地理分布和迅速的演化——生物地层上具有重要的价值 。
现存沟鞭藻120多属,1000余种;
化石沟鞭藻400余属,2000余种。;Size=20um;沟鞭藻的研究简史;第一阶段:沟鞭藻的发现及描述阶段(19世纪早期——20世纪50年代中期);早期的研究对象完全是燧石和燧石层的薄片,其中有时富含微体化石,但相当部分经常不含化石,而且,所含化石在薄片中往往被太厚的岩石掩盖或被矿物质污染。
十九世纪三十年代中期,Eisenack在经盐酸或醋酸处理过的石灰岩的不溶残余物中,发现了富含刺球类和其它孢粉型的有机质微体化石。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常规的浸解(离析)技术除了除钙的盐酸处理外,还包括了除硅的氢氟酸处理,氧化,重液浮选和过筛。
此外,光学设备的精度显著提高。这些均促使对刺球类工作的不断深入。无疑,沟鞭藻的研究也越来越引起关注。
;第二阶段:沟鞭藻在生物地层应用中的开创阶段(1955—1967) ;美国著名的微体古生物学家Evitt在化石沟鞭藻研究上取得了重大突破。指出了正确研究化石沟鞭藻的方法。
Evitt正确认识了古口的性质——脱囊的开口;
成功地解决了某些刺球类的归属;
提出了化石沟鞭藻为休眠孢囊的观点,纠正了过去将其认为是石化的动甲或动甲的残余物的错误认识。
在中生代和新生代地层中产出的许多刺球类,都具有相似的开口,表明它们也属于沟鞭藻孢囊。
发现许多刺孢囊的突起的位置和数量是有规律地分布和定数的,并与动甲的板式相关,因而用“反映板式“与之相对应。
Evitt将那些缺乏沟鞭藻特征,主要出现在古生代的刺球类定名为“疑源类”(Acritarchs)。;Wall和Dale从现代海底沉积和海水中获得了沟鞭藻孢囊,对其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成功地使沟鞭藻孢囊发生脱囊作用(excystment)。通过实验证明Spiriferites ramosus 的孢囊脱囊后易形成Gongaulax spinifera 的动细胞,从而决定性地证实了大多数中生代和新生代的刺球类是沟鞭藻的孢囊。
该阶段沟鞭藻的化石记录得以广泛报道。著名的出版物包括Sarjeant关于三叠纪的;Dodekova, Gocht和Gorka关于侏罗纪的;Clarke 和 Verdier ,Cookson 和Hughes及Millioud关于白垩纪的及Drugg关于新生代的。 ;第三阶段:化石沟鞭藻的编录及生物地层的广泛应用阶段(1967—1977);由于研究程度的提高以及研究范围的扩大,新属和新种的数量大大增加。1954年仅52属209种,到八十年代末增至414属2210种,大量沟鞭藻研究成果出版问世。
Downie和 Sarjeant、Evitt、G. Williams,E. Kidson和 Sarjeant 发表了关于系统描述形态术语的专著。
Eisenaek 和 Kjellstr?m 出版了图文并举的沟鞭藻新属种编录(Katalog)。
Lentin 和Williams编辑、出版了沟鞭藻化石种的索引(Index)。
Sarjeant和 Downie提出了新的属级以上的分类方案。
Evitt每年在他的斯丹佛大学举办沟鞭藻短训班,训练、培养了大量从事沟鞭藻研究的专门人才。
;第四阶段:沟鞭藻的综合性研究阶段(1977—现在) ;一、生物地层学方面
Williams和Bujak在1977年首次建立赤道及中纬度地区的中、新生代的沟鞭藻化石带之后,于1985年根据许多重要属种的时代延续提出各中、新生代的“全球沟鞭藻组合带”。
对不同纬度分布的有关属种的地史分布做了总结(Williams等,1993,1999,2001)。这些为中、新生代生物地层格架的确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沟鞭藻属种的编录(Katalog)和索引(Index)仍继续进行(Fensome,Gocht et al.,1991,1993,1995,1996;Lentin Williams,1977,1981,1985,1989,1993,1998),大大促进了各国学者间的交流和沟鞭藻研究的全球化。
;Last Modified: 20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汉威 HS 7X系列数字式超声波探伤仪使用说明书.pdf VIP
- 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课件第二讲树立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PPT.ppt VIP
- “电—能—碳”模型构建与碳排放预测:以江苏为例进行实证分析.docx VIP
- 《合同风险防控要点》课件.ppt VIP
- 【山东省】DB37T 3366-2018 涉路工程技术规范(高清).pdf VIP
-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三章位置与坐标测试题.pdf VIP
- 18DX009 数据中心工程设计与安装.docx VIP
- 10KV配电系统的电流互感器2CT、3CT的比较.pdf VIP
- GB50790-2013(2019年版):±800kV直流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范(2019年版).pdf VIP
-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第8章 回归分析.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