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新乡市2019届高三第三次模拟测试语文试题(解析版).pdf

河南省新乡市2019届高三第三次模拟测试语文试题(解析版).pdf

  1. 1、本文档共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河南省新乡市2019届高三第三次模拟测试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 2. 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 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写在试题卷、草稿 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现代文阅读 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日本、印度茶业虽然在制度的构建主体、组织形式等方面呈现出不同,但有着根本的共 同之处,即实现全体茶业参与者的利益均衡而非仅仅一部分茶业参与者的既得利益,构建有 利于整个茶业发展的有效秩序,即他们的整个社会能够建立一个完整有效的生产、销售、组 织制度体系,这是其成功的关键。 反观中国情形,正如1891年湖北盐茶牙厘局针对华茶为何衰落进行的调查所指出的那 样:华茶在生产、收集以及加工过程中,都普遍存在着资金短缺的问题,而资金短缺的部分 原因是体制的松散结构。这种结构不仅导致了产品质量的下降,而且还由于茶叶运抵汉口出 售之前要换好几手,层层加码使其价格抬升,其标价就比其竞争对手高得多。总之,数百年 来在国内贸易中运行得很好的由收集代理人与中间人组成的精致的网络,一旦面对新的体制 外竞争形势,却被证明是笨拙的、无能为力的了。 为什么中国不能构建印度、日本等国有效的茶业制度呢?在近代中国,特别是在晚清和 北洋政府时期,政府干预经济的能力相当弱,也不可能为市场的运作提供具体的规则,同时 由于单个企业力量是有限的,那么市场交易规则的构建主体由谁来承担?杜恂诚教授认为: 商会和同业公会责无旁贷地肩负起市场操作层面的创建和完善制度秩序的责任。”如果我们 将问题的视角放大到中外贸易领域,市场制度的构建不仅需要商会和同业公会肩负其责,而 且我们也不能忽略洋商的作用。问题在于,他们构建的制度对利益各方有着怎样的好处”, 以及对经济有着怎样的效果,更值得我们关注。 在中国近代,对外贸易方面和其他行业,国家被排除在制定规范各方之制度的权威之外。 中国茶叶对外贸易情况就是如此。19世纪70年代后,中国茶业垄断货源、主导国际市场茶 叶价格的优势不复存在,加之贸易不能直营,故在争夺茶叶贸易主导权方面,洋行、买办与 茶栈三者之间进行了相互博弈,在此过程中,中国原有的贸易网络与洋行进行了自然的结合。 在制度构建方面,洋行、买办与茶栈居于市场支配的地位,一方面他们是市场运行规则的制 定者,另一方面他们更是市场的参与者。在这种既是裁判员、又是运动员的双重身份条件下, 他们之间通过“合作”构建了稳固的利益共存关系,在“妥协”中寻求“共识”,在“合作” 中共获“好处”。这样,他们构建了另外几大产茶国都没有的组织、制度框架,这些是实现 他们各自利益的一种根本保障。 摘编自张跃《利益共同体与中国近代茶叶对外贸易衰落一基于上海茶叶市场的考察》)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层层加码导致标价比其竞争对手高,这也是近代华茶逐步走向衰落的原因。 B. 政府没有能力管理好市场,华茶的利益受到商会、同业公会和洋商的影响。 C. 由于国家没有介入茶叶贸易,中国原有的茶叶贸易网络只能选择与洋行结合。 D. 洋行、买办与茶栈在茶叶市场中构建了利益共存关系,从而获得了各自利益。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文章对日、印茶业的成功与中国茶业的衰落进行比较,并对衰落的原因进行具体分 析。 B. 文章论述洋行、买办与茶栈在茶叶市场中的博弈,揭示出各方在茶叶贸易中的利益 关系。 C. 文章主要从政府管理的角度论述中国不能如日、印等国构建有效的茶业制度的原因。 D. 对中国茶业的衰落,文章先从体制、政府因素分析,后从外部势力的介入加以论述。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如果实现了各个环节利益均衡,中国也能像 日、印那样在茶叶贸易中获得成功。 B. 如果国家当时能够为茶叶市场的运作提供具体的规则,中国茶业就不会走向衰落。 C. 华茶在生产收集以及加工过程中,都有资金短缺的问题,导致了体制结构的松散。 D.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chinaei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