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1 / NUMPAGES2
中考复习之诗词鉴赏:《四块玉·别情》巩固练习
制卷时间:2018年6月
一、文学、文化常识:
1.这是一首小令。“四块玉”是曲牌,“别情”是题目。
2.关汉卿,元代杂剧奠基人,和白朴、马致远等并称为“元曲四大家”。 (以下内容作为了解即可)号已斋叟,杂剧代表作《窦娥冤》。
二、重要注释及典故:
1.凭阑:靠着阑干。
2.杨花雪:如雪花般飞舞的杨花。这个比喻出自苏轼的词《少年游》。
3.斜:这里指溪流拐弯。
三、重要语句理解及主旨:
1.作品以一个多情女子的视角来写她与爱人分离后的所见所感。“自分别,心难舍,一点相思几时绝”和“人去也”直接表达了主人公的心声。凭阑远眺,袖拂杨花则以动作描写表现其心绪。“溪又斜,山又遮”既是写实的景语,又是情语——山水阻隔与杨花迷眼的情景都是对女主人公内心世界的巧妙反映。
2.作品描写了女主人公与爱人分别后深切的相思之苦和离别之痛。
四、习题:
【第一组】
1.关汉卿,“ 四大家”之一。(2分)
2.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题目“别情”点出作品描写的是离情别绪。
B.“几时绝”强调了相思之情的绵绵不绝。
C.“袖拂杨花雪”以柔美的杨花来表现主人公缠绵、飘逸的情思。
D.“溪又斜,山又遮”一句流露出主人公对山水阻隔视线的埋怨之情。
【第二组】
1.“杨花雪”语出 (人名)的《少年游》,它反映作品所写的季节是 季。(2分)
2.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四块玉”是词牌,“别情”是题目。
B.“心难舍”直接表达了主人公的相思之情。
C. “一点相思”中的“一点”是形容主人公的离愁若有若无。
D.“溪又斜,山又遮”中两个“又”字表明主人公不止一次凭阑远眺。
【第三组】
1.这首作品的作者是 代的 (人名)。(2分)
2.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一点相思几时绝” 是主人公向爱人发出的痛苦追问。
B.“凭阑袖拂杨花雪”写主人公登高赏花却触景伤情。
C.“溪又斜,山又遮”中体现了主人公想多看爱人一眼的心境。
D.整首作品描绘了主人公与爱人分别的一刻难分难舍的心情。
五、考题链接:
2011届一模卷D卷
1.曲中“杨花雪”的意思是 (2分)
2.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几时绝”意思就是不能断绝。 B.“凭阑”即凭借着栏杆。
C.两个“又”强调离别的不得见。 D.这首曲抒发了离别相思之情。
2011届浦东一模卷
2.下列对此曲理解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自送别,心难舍,一点相思几时绝?”写出了女子与爱人在分别之时,难舍难分,哀婉凄苦之情。
B.“凭阑袖拂杨花雪”作者凭栏远眺,凝望爱人远去的背影,伤心欲绝,眼前美景却衬托的是离别的哀情。
C.此曲的结尾,把相思之苦推向高潮。写出了与爱人别离的伤痛,以及难以见到恋人的悲伤。
D.全曲围绕“送别”,在写出女子与爱人别离后的痛苦的同时,也形象地写出了女子不顾山水之隔,要去与恋人团聚的迫切心情。
2012届黄浦(A)一模卷
1.“斜”在曲中的意思是 (2分)
2013届长宁二模卷
1.“凭阑袖拂杨花雪”中“杨花雪”的意思是 (2分)
2.下列句子表达的情感,与“自送别,心难舍,一点相思几时绝”相同的一项是( )
A.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B.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C.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D.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
2013届杨浦二模卷
1. “四块玉”是本曲的 名,“别情”是本曲的 。(2分)
2.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一点相思几时绝?”强调了女子相思的缠绵,对爱情的执着。
B.“凭阑袖拂杨花雪。”表明女子急于拂去如杨花般的白雪,想远眺情人的身影。
C.“溪又斜……人去也!”暗示尽管山重水复,路途艰难,但女子欲随情人而去之心决绝。
D.本曲表达了女子送别情人时,凭栏相送,依依难舍的深情。
2013届二模卷A卷
2.下列对这首曲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本曲描写了一个感情丰富且多情的女子。 B.“心难舍”句刻画了女子依依不舍的心理。
C.“拂”字流露了女子想见爱人的急切心情。 D.全曲表达了作者对自己爱人的相思之苦。
2015届一模卷A卷
1.这首曲的题目为 。(2分)
2.全曲表达的情感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第9讲]考前冲刺之模拟中考上.pdf
- [第9讲]历年中考题型全解析:记叙文阅读之小说VX:ttzlk001.doc
- [第10讲]考前冲刺之模拟中考下.pdf
- [第10讲]历年中考题型全解析:记叙文阅读之散文.doc
- [首发]安徽省2018届初中毕业班第一次十校联考语文答案.pdf
- [中考]深圳市20022013年中考数学试题分类解析 专题02 代数式和因式分解.doc
- [中考]深圳市20022013年中考数学试题分类解析 专题03 方程组和不等式组.doc
- [中考]深圳市20022013年中考数学试题分类解析 专题04 图形的变换.doc
- [中考]深圳市20022013年中考数学试题分类解析 专题08 平面几何基础.doc
- [中考]深圳市20022013年中考数学试题分类解析 专题10 四边形.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