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
而★★★★★
1.连词
(l)承接连词,用于承接关系中,表示前后两项在时间上或者事理上先后相承,可译为“就”“便”“那么”“于是”等。
例句: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
(2)修饰连词,连接状语和中心词,表示前后两项是修饰与被修饰的关系,可译为“着”“地”等,或不译。
例句: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
(3)转折连词,表示前后两者存在意义上的转折关系,可译为“但”“却”“可是”“然而”等。
例句: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
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4)并列连词,表示前后两者之间是对举、对照、注解等关系,可译为“又”“和”“且”等。
例句:侣鱼虾而友麋鹿。
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
(5)递进连词,表示后者在数量、程度、范围、时间、功能等方面比前者要更进一层,可译为“而且”“并且”“况且”等。
例句: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6)因果连词,表示前后两项是因果关系,可译为“因而”。
例句:一夫作难而七庙隳。
(7)目的连词,后项陈述目的,前项陈述为了达到这目的而发生的行为或情况,可译为“用来”。
例句: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
2.代词
人称代词,你,你的。
例句:某所,而母立于兹。
3.固定用法
(l)而已:固定词组,语气助词,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相当于“罢了”。
例句:贫无所苦,清静过日而已。
(2)既而(寻而、已而、俄而、继而):固定词组,表示时间短暂,可译为“不久、一会儿”等。
例句: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
之★★★★★
1.助词
(1)结构助词,用于偏正结构定语和中心语(名词)之间,表修饰或领属,可译为“的”,或不译。
例句: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
此非曹孟德之诗乎?
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2)结构助词,用于主谓结构的主语和谓语中间,取消该主谓结构作为句子的独立性,不译。
例句: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3)结构助词,用在动补结构中心语(动词、形容词)和补语之间,可译为“得”。
例句: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4)结构助词,用于主语和状语之间,该状语多为“于”或“与”构成的介词短语,无义,不译。
例句: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而已。
夫吴之与越也,雠仇敌战之国也。(《国语-越国上》)
(5)结构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不译。
例句: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6)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
例句: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姜氏何厌之有?
(7)音节助词,用在某些动词(主要是不及物动词)后面,凑足音节,无义,不译。
例句:扣舷而歌之。
填然鼓之。
(8)语缀助词,用在表示时间的词语后面,无义,不译。
例句:顷之,持一象笏至。
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2.代词
(1)人称代词,指代人、物或事,可译为“他(们)”“她(们)”“它(们)”。
例句:先妣抚之甚厚。
(2)指示代词,可译为“此”“这”“这里”“这些”等。
例句:之二虫又何知!
3.动词
可译为“到……去”“前往”等。
例句: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乃★★★★
1.副词
(1)连接副词,表示承接,可译为“于是”“就”。
例句: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
景公乃下席而谢之曰。
(2)连接副词,表示结果出乎意料或者违背常情常理,可译为“却”“竟然”“居然”。
例句:吾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当此之时,饥者过半矣,君乃反迎而贺。
(3)语气副词,表判断或确认,常用于判断句或陈述句中,也称判断副词,可译为:“是”“就是”“只是”“本来是”“原来是”。
例句:太尉大泣曰:“乃我困汝。”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2.代词
第二人称代词
例句:家祭无忘告乃翁。
3.固定用法
无乃:固定词组,表猜测,可译为“恐怕……”。
例句:无乃尔是过与?
为★★★★★
1.介词
(l)对象介词,引入动作行为的施事(主动者),表示被动,有时跟“所”结合,构成“为所”或“为……所”“为……之所”结构,可译为“被”。
例句:为天下笑者,何也?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2)对象介词,引入动作行为所“服务”的对象。可译为“替”“给”等。
例句:为天下人谋永福也。
为大王为此计者?
(3)对象介词,引入动作行为所作用的对象。可译为:“向”“对”“跟”“同”等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