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①②
①
②
得分
评卷人
班级:
部编语文七年级下册期末测试卷
姓名: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期末测试(五)
B 卷(共 50 分)
学号:
得
分
评卷人
一、诗歌鉴赏(4 分)
品读下面古代诗歌,完成 1~2 题。
逢入京使
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
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
凭君传语报平安。
1.作者用什么修辞手法写自己“龙钟泪不干”?意在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2 分) 答:
2.任选一个角度,赏析诗的后两句。(2 分)
答:
二、文言文阅读(12 分)
阅读下面课外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羊子尝行路,得遗金一饼,还以与妻,妻曰:“妾闻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 嗟来之食,况拾遗求利以污其行乎!”羊子大惭,乃捐 金于野,而远寻师学。
一年来归,妻跪 问其故,羊子曰:“久行怀思,无它异也。”妻乃引刀趋机而言
部编语文七年级下册期末测试卷
③ ④⑤ ⑥ ⑦ ⑧⑨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⑨
部编语文七年级下册期末测试卷
曰:“此织生自蚕茧,成于机杼 。一丝而累 ,以至于寸,累寸不已,遂成大匹。今若断 斯 织也,则捐失 成功,稽 度时日。夫子积学,当‘日知其所亡’以就懿 德;若中道 而归,何异断斯织乎 ?”羊子感其言,复还终业。
节选自(后汉书·列女传〈乐羊子妻〉)
【注释】①捐:丢弃,舍弃。现在,此义仅保存在成语中,如“为国捐躯”。 ②“跪” :古人席地而坐,跪时腰伸直,示敬之意。③成于机杼:(倒装句,今语要倒过来说), 在织布机上织成。“机”,最早就是指织布机。杼,机上的梭子。④一丝而累:一根丝一 根丝的积累起来。⑤斯:此,这。⑥捐失:即失去,这是两个近义词组成的双音词。捐, 也有“失”义。⑦稽:迟延。⑧懿(yì):美好(多指德行)。⑨何异断斯织乎:(倒装 句,要倒过来说)跟割断这块帛有什么不同。异:不同。
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含义。(2 分)
羊子尝行路,得遗金一饼。
妻乃引刀趋机而言曰。 4.翻译下列句子。(4 分)
久行怀思,无它异也。 【译文】
羊子感其言,复还终业。 【译文】
遗:
趋:
5.第①段,乐羊子妻批评丈夫 两个典故,这两个典故是
的错误。为了说服丈夫,她引用了 和 。(3 分)
6.乐羊子妻所说的道理,对我们的学习有什么启示。(3 分) 答:
得
分
评卷人
三、名著与现代文阅读(22 分)
部编语文七年级下册期末测试卷
部编语文七年级下册期末测试卷
(一) 名著阅读 (4分)
7.请在本学期课外阅读书目中任选一本(部),从作品特点和自己的阅读感受方面来向同 学介绍。
书名:
作品的特点(指作品内容、主题思想、写作手法、人物形象、语言特点等,可任意选 取一点作简介):
(2 分)
③自己的阅读感受:
(2 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8~12 题。 (18分 )
回望钱学森
卞毓方
一天,炊事员对钱学森的儿子钱永刚讲,你爸爸是个有学问的人。他儿子听了觉得好 笑,心想,这事还用你说?炊事员不慌不忙,接着讲,你爸爸每次下楼吃饭,都穿得整整 齐齐,像出席正式场合,出来不穿拖鞋、背心。明白不,这是他看得起咱,尊重咱。钱学 森的儿子听罢一愣。从此就向父亲学习,每逢去餐厅吃饭,必穿戴得整整齐齐。
还有一次,是在中科院一位朋友的办公室。我去时,朋友在欣赏一卷《钱学森手稿》。 我说是欣赏,他眼中流露的正是这样的目光。这一套手稿,分两卷,五百多页,是从钱学 森早期的手稿中遴选出来的。笔者拿过来翻了翻,与其说是手稿,莫如说是艺术品。无论
部编语文七年级下册期末测试卷
部编语文七年级下册期末测试卷
中文、英文,大字、小字,计算、图表,都工工整整,一丝不苟,连一个小小的等号,也 长短有度,中规中矩。钱学森的手稿令我想到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张择端的《清明上 河图》,进而想到他唯美的人格。如是我闻:在美国期间,钱学森仅仅为了解决一道薄壳 变形的难题,研究的手稿就累积了厚厚的一大摞,在工作进展到五百多页时,他的自我感 觉是:“不满意!”直到八百多页时,才长舒一口气。他把手稿装进牛皮纸信封,在外面 标明“最后定稿”,继而觉得不妥,又在旁边添上一句:“在科学上没有最后!”
回顾学生时代,钱学森明白无误地告诉人们:“我在北京师大附中读书时是好学生, 但每次考试也就八十多分;我考取上海交大,并不是第一名,而是第三名;在美国的博士 口试成绩也不是第一等,而是第二等。”八十多分,第三名,第二等,这哪里像公众心目 中的天才?然而,事实就是事实,钱学森没有避讳,倒是轮到世人惊讶,因为他们已习惯 了把大师的从前和卓越、优异画等号。钱学森的这份自供,同时也纠正一个误区:一个人 的成才与否,跟考试成绩并不绝对成正比。
天才绝对来自于勤奋。钱学森在加州理工的一位犹太籍的校友回忆:“有一天大早— —是个假日,感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