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四库全书基本概念系列文库——
东东华华录录
华夏文明是人类最伟大的文明,没有之一!
四库全书,在中华文化中占有 要地位。
本文提供对四库全书基本概念
“东华录”
的解读,以供大家了解。
东东华华录录
二百卷。
东华续录,四百一十九卷。
清末王先谦(1842 -19 17)撰。
先谦字益吾,号葵园,湖南长沙人。
同治进士。
历任翰林院编修,国子监祭酒,参与国史馆编纂工
作。
后任江苏学政,长沙城南书院、岳麓书院院长等职。
中日甲午海战后,主张振兴工艺,曾经营官商合办的
宝善成公司、湖南炼矿公司。
反对戊戌变法,攻击谭嗣同、梁启超等维新派,阻挠
湖南巡抚陈宝箴推行新政。
光绪三十三年(1907),着 《尚书孔传参正》,赐内阁学
士衔。
武昌起义后,改名循,闭门着书。
治经循乾嘉遗轨,主张义理、考据、辞章三者并 ,
曾罗致文人,从事古籍和历史文献的编校刊印工作。
校刻有 《皇清经解续编》,编有 《十一朝东华录》
等,着有 《虚受堂文集》。
该书是以 《清实录》为主要材料来源,按时间顺序摘
抄辑录而成的,性质略如实录的简编。
清国史馆设于东华门内,史官在此辑录成书,故以之
为名。
最初有乾隆三十年(1765)蒋良骐所纂的三十二卷本,内
容为太祖天命至世宗雍正五帝六朝之事(清太宗以称帝
前后分为天聪和崇德二朝) 。
其后光绪年间王先谦续纂乾隆、嘉庆、道光年间事,
成二百三十卷,称 《东华续录》。
又以蒋氏所录者较简略, 新纂辑雍正以前的史实二
百九十五卷,与 《续录》合称为 《九朝东华录》。
此后,潘颐福辑 《咸丰朝东华录》六十九卷,王先谦
又辑 《同治朝东华录》一百卷,再合以前所辑总称
《十一朝东华录》,共594卷。
自光绪十年(1884)至十七年(189 1) 曾先后以木刻和铅印
本流传于世。
该书计有太祖朝四卷、太宗朝十八卷、世祖朝三十六
卷、圣祖朝一百一十卷、世宗朝二十六卷、高宗朝一
百二十卷、仁宗朝五十卷、宣宗朝六十卷、文宗朝六
十九卷、穆宗朝一百卷。
是书所载谕旨,辑自圣训方略,制度沿革据 《清会
典》,军务奏折录自方略。
年经月纬,资料较为丰富。
从整体内容看,王氏 《东华录》远不及 《实录》丰
富,但是其中也编进了 《实录》所缺载的资料。
如雍正帝办曾静一案, 《实录》刊载的谕旨还不及王
氏所录的详尽;咸丰年间铸造大钱事, 《实录》无,
而王先谦所录有。
王氏 《东华录》与蒋氏 《东华录》比较起来,蒋氏较
为简略。
但所据实录为乾隆年间最后改定以前的旧本,其中某
些部分的史料价值在王先谦的 《东华录》之上,且传
本较少,故为人们所 视。
另外,作者在资料改订方面也花了很大工夫。
王氏 《东华录》,除了续补乾隆朝以后的事迹外,最
大长处是叙事详尽。
总之,两书详略不同,互有短长,各自为研究清代历
史提供了 要的参考价值。
继 《十一朝东华录》之后,宣统元年(1909)朱寿朋又纂
辑出版了 《东华续录》,通称 《光绪朝东华录》,二
百二十卷,起于同治十三年(1875),止于光绪三十四年
(1908) 。
此书与 《十一朝东华录》比较,有一个显着特点是成
书在实录之前。
所以对朝臣们的奏报尽量全文照录,丰富了光绪一朝
的历史内容。
《东华录》也因而贯穿了有清一代。
本书系陆续刊出,尚无全刊本。
光绪十三年(1887)广百宋斋本五百九十四卷,缺同治一
朝,是为 《十朝东华录》。
其中咸丰朝用潘氏之书。
王氏咸丰朝之书则单有光绪十九年(1893)籀三仓室本。
又有清宣统三年(19 11)存古斋本五百二十卷,中缺咸丰
朝百卷。
此外尚有前六朝和乾隆以下各朝 《东华录》单本传
世。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