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_2020学年高中语文第二单元唐诗之旅下12咏史诗三首课件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蚜.ppt

2019_2020学年高中语文第二单元唐诗之旅下12咏史诗三首课件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蚜.ppt

  1. 1、本文档共3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挟着滚滚风云,裹着遍地花草,理想被放飞了,草地亦被抽出了一条线。从此,这一条线就把草地和天安门扯在了一起,和整个中国扯在了一起。于是,这里的风云便成了簇拥时代的浪潮,这里的鲜花便开成了一种笑容,这里的绿草便摇曳成那里的旗帜…… 为了寻求甜甜的日子,红军才咀嚼苦苦的草根。这里的草根有功劳,苦涩的汁液曾经滋养了民族精神,曾经挽救了中国革命。草根却从来不炫耀自己,依旧过着一种隐居而平凡的日子。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便是不衰野草的可爱,这便是一种伟大的哲理。所以红军才选择荒草遍布的野地,让野草检阅他们的阵容,让野草验证他们的品格。 最后,野草为红军打了满分。 这里植下许多年轻的生命,所以这里才如此地青翠碧绿;这里埋下的忠骨永不变质,所以这里才永远地肥沃。这里还要生长现代化呢,生长崇高和不朽的地方,怎么会生长渺小和没落呢? 【赏析】文章用诗一般的语言歌颂了红军长征中走过的草地,作者通过对草地的想象、联想表现出对草地体现出的意义的深刻理解,歌颂了草地的品格。 联想和想象是这篇文章最大的亮点,作者开篇就用比喻的修辞定位草地的特点,接着想象草地当年的情景,再联想小学课本中的文章《金色的鱼钩》,调动读者的情感体验。文末作者用比喻等修辞想象草地的各种特征,表现出红军将士的革命英雄行为。 12 咏史诗三首 西 施 (唐)罗 隐 家国兴亡自有时,吴人何苦怨西施。 西施若解倾吴国,越国亡来又是谁? 【赏析】吴国灭亡自有其深刻的原因,自己误了国家大事,却想要归罪于一个弱女子,真是何必呢!如果说,西施是颠覆吴国的罪魁祸首,那么,越王并不宠幸女色,后来越国的灭亡又能怪罪于谁呢? 历来咏西施的诗篇多把亡吴的根由归之于女色,客观上为封建统治者开脱或减轻了罪责。罗隐这首小诗的特异之处,就是反对这种传统观念,破除了“女人是祸水”的论调,闪射出新的思想光辉。尖锐的批驳通过委婉的发问语气表述出来,丝毫不显得剑拔弩张,而由于事实本身具有坚强的逻辑力量,读来仍觉锋芒逼人。 1.《长沙过贾谊宅》 刘长卿“刚而犯上,两遭迁谪”(高仲开《中兴间气集》)。第一次迁谪是在唐肃宗至德三年(758)春天,由苏州长州县尉被贬为潘州南巴(今广东茂名县)县尉;第二次是在唐代宗大历八年(773)至十二年间的一个深秋,因被诬陷,由淮西鄂岳转运留侯被贬为睦州(浙江建德)司马。从这首诗所描写的深秋景象来看,诗作于第二次迁谪来到长沙的时候,那时正是秋冬之交,与诗中节令恰相符合。 背景解读 2.《金铜仙人辞汉歌》 元和八年(813),李贺因病辞去奉礼郎职务,由京赴洛,途中作此诗,诗人“百感交并,故作非非想,寄其悲于金铜仙人耳”。诗中的金铜仙人临去时“潸然泪下”表达的主要是亡国之恸。此诗写作时间距唐王朝的覆灭(907)尚有九十余年,诗人何以产生兴亡之感呢?这要联系当时的社会状况以及诗人的境遇来理解、体味。自从天宝末年爆发安史之乱以后,唐王朝一蹶不振。 宪宗虽号称“中兴之主”,但实际上他在位期间,藩镇叛乱此起彼伏,西北边陲烽火不断,面对这严酷的现实,诗人的内心很不平静,急盼着建功立业,重振国威,同时光耀门楣,恢复宗室的地位,却不料进京以后,到处碰壁,仕进无望,报国无门,最后不得不含愤离去。《金铜仙人辞汉歌》所抒发的正是这样一种交织着家国之痛和身世之悲的凝重感情。 3.《过陈琳墓》 这是一首咏怀古迹之作,表面上是凭吊古人,实际上是自抒身世遭遇之感。陈琳是汉末著名的“建安七子”之一,擅长写章表书檄之类的文章。初为大将军何进主簿,曾向何进献计诛灭宦官,不被采纳;后避难冀州,袁绍让他典(意为“主管”“掌管”)文章,曾为袁绍起草讨伐曹操的檄文;袁绍败灭后,归附曹操,操不计前嫌,予以重用,军国书檄,多出其手。陈琳墓在今江苏邳县,这首诗就是凭吊陈琳墓有感而作。 1.《长沙过贾谊宅》颔联的景物描写有何作用? 提示:颔联通过“人去后”“日斜时”的“秋草”“寒林”等景物的描写,渲染了长沙贾谊故宅的萧条、冷落、寂寥的氛围,烘托了作者孤独、寂寞的心境,为下文抒发感慨做铺垫。 2.《长沙过贾谊宅》颔联中的“独”“空”两字用得十分传神,请简要赏析。 提示:“独”,独自,在萧条冷落的氛围中诗人还要去“独寻”,表现出其对贾谊的景仰和难掩的孤独落寞;“空”,形象地写出了物是人非的黯然气氛,表现了诗人的痛苦、怅惘之情。两字共同营造出悲凉感伤的意境。 1.《长沙过贾谊宅》 这首诗借凭吊古人抒发自己的迁谪之悲。字面上,句句写贾谊,实际上,句句扣自己。“谪宦”正是作者当时的处境,“楚客悲”正是作者当时的心情。一个“悲”字,奠定了全诗凄怆忧愤的基调,不仅切合贾谊一生,也暗寓了刘长卿自己迁谪的悲苦命运。 2.《金铜仙人辞汉歌》 这首诗抒发了诗人交织着家国之痛和身世之悲的凝重情感。诗中直呼汉武帝为“刘郎”,表现了李贺傲兀不羁的性格和不受封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linlin92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